宋玉暖又跑去了小叔家。
對於折疊餐桌又做了最後的檢查和審核。
然後就將這些圖紙交給小叔,讓他去彙報給他們的段廠長。
等林老和胡老趕來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九點多一點。
三個老頭湊在一起,曾經有過幾麵之緣,不算是陌生人。
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宋玉暖嘴裡的老二哈的下落。
甚至連口水都沒喝就問了起來。
宋玉暖緊緊盯著林老。
並沒有多出來的畫麵。
於是,宋玉暖告訴他們在哪個省市縣。
林老馬上拿出紙筆記了下來。
隨後,宋玉暖給拿出一張畫紙。
是用彩色鉛筆畫的。
一座茅草房映入眼簾,房子的門板半掩著,屋簷下掛著幾串紅辣椒,房子旁有三棵大樹。
其中一棵樹上掛著一隻纖細的秋千。
茅草房的周圍是一片綠油油的稻田。
稻田旁邊有一個小池塘。
籬笆牆圍著院子。
廂房前還放著一個巨大的石碾子。
這個石碾子幾乎有兩個成年人那麼高,呈圓形,就放在院子裡。
而在畫麵的右上角,有一個古香古色的寶塔。
上麵寫著三個字:青峰塔!
林老眼珠子都直了,脫口而出:“這個地方我去過。”
隨後馬上解釋道:“我去過青峰塔。”
匆匆的來,又要匆匆的走。
連口水都沒喝。
可見心情有多急迫。
季老爺子卻攔住他們:“你們兩個老家夥不開車倒是沒問題,司機這樣急匆匆的趕夜路會疲勞的。”
林老連忙說:“我們帶了兩個司機,就考慮到這一點了。”
宋玉暖給他們在軍用水壺裡倒了滿滿一壺開水。
又給他們裝了一袋雞蛋糕和兩瓶罐頭。
胡老爺子說:“我們還會再來的,回見啊。”
還對宋玉暖說:“等我們到了省城,就給你們打電話,對了小暖,你的畫,畫的很好。”
畫畫是其中一點,打不打電話的卻很重要,宋玉暖還要給小叔和小嬸報名夜校呢。
-----------------
第二天早晨,宋玉暖覺得這邊差不多了,於是,騎馬離開了縣城。
她沒回家,而是去了姥姥家。
昨天爸爸和楚大隊長說了讓夏姥姥一家搬來二道河村好方便照顧的事兒。
楚梓州欣然應允。
涉及到一個分地的問題,正好將宋年和孫金榮因為吃商品糧而還回來的地分給他們。
那片地隻種了一畝水稻,其他的種了玉米,還種了一些紅薯和土豆。
畢竟沒有讓地荒著的道理。
但楚梓州剛回來,怎麼也要等幾天的。
至於昨天楚梓州他們去招待所是個什麼樣的情形,宋玉暖興趣不大。
小姑如今成長了太多。
就看她跟楚梓州相處那麼自然,就知道小姑現在沒動心思。
楚梓州還是個有分寸的。
宋玉暖不擔心配不配得上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