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老實話,他自己都在頒獎季這段時間被媒體們折磨的夠嗆,這還是他沒有作品衝擊奧斯卡的情況下——因為被卷入了凱特的緋聞當中,就更不用說是露西安了。&
即使她之前神隱了幾天,但是後期還是到處跑宣傳,完全曝光在了媒體的眼皮子底下,雖然媒體們不會像是攻擊凱特那樣攻擊她,可是騷擾是免不了的,這些從她日益消瘦的身體就能看出來。
想到這裡,李奧納多不禁再一次的後悔自己在金球獎上麵的舉動,要是他沒有做出那些回應就好了,那樣的話大家都不用陷入到這種麻煩當中。
而在奧斯卡結束之後的幾天裡麵,媒體肯定是不會平靜的,與其繼續待在這裡被轟炸,還不如好好的出去度個假放鬆一下,這樣也有助於調整自己的狀態,重新投入到工作當中去。
“好啊,我想去英國看球賽,你訂機票吧。”被‘失落’的露西安笑眯眯的說。
出去度個假也好。雖然她這兩年不是像在學校的時候那麼連軸轉了,但是去年一年中發生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各種不順跟忙碌充滿了她的生活,很少有可以完全放鬆休息的時間。現在正好趁著開機前出去浪一圈兒,換換腦子。
要知道《甜蜜的你》可是一部基調比較輕鬆的電影呢,她總不能用《午夜陽光》那種苦大仇深的方式來拍。
“啊?”李奧納多茫然。
看球賽?是說足球?反應過來之後瞬間黑臉。
這是受到了湯姆·克魯斯的影響了嗎?想到這裡迪卡普裡奧先生心立麵忍不住有些發酸,他都拖著莉亞看了這麼久的籃球比賽了,她為什麼還是比較喜歡看足球呢?
對此基茨小姐表示籃球運動員哪有足球運動員長得好看啊?人家意大利隊號稱男模隊,德國隊批量生產日耳曼帥哥,更有異域風情的西班牙跟阿根廷,就連俱樂部裡麵都有看臉買人的皇家馬德裡,即使是歪瓜裂棗特彆多的英國,英超聯賽裡麵也是有那麼幾個帥哥可以看的。可是籃球呢?恕她欣賞不來那種跟普通人完全是兩個物種的運動員,總覺得不在同一個次元呢!
大衛跟梅格對視了一眼,表情略微妙。
他們可是記得當初電影去歐洲宣傳時候露西安可是抽空去郵局買過一些足球明信片的,妹紙好像對於這種偏向暴力型的運動很有愛啊。好像在國內的時候她也比較偏向橄欖球?
兄妹兩個人不約而同的想起來了這位‘公主殿下’當初的輝煌曆史,痛毆比她高比她壯的男人什麼的.....互相對視了一眼,莫名的就同情起了迪卡普裡奧先生。
總覺得這家夥要倒黴啊!
倒不倒黴什麼的,現在大家還沒有看到結果,但是奧斯卡最後的消費期是如時到來了,還來勢凶猛。
“大多數情況下,我是說在奧斯卡過往的曆史中,大部分的最佳影片都會拿下最佳剪輯這個獎項,因為相對於那些奧斯卡以外的前哨跟風向標,這個號稱是小最佳影片的獎項才是真正代表著最佳影片的歸屬預兆。而在很多時候,這個獎項跟最佳導演合並成為了最佳影片上麵兩顆璀璨的鑽石。隻有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這個獎項跟最佳導演才會落到彆的電影手中。比如說電影的主題夠廣夠深刻,但是導演本身的功力不強,即使電影完成度很高,依然拿不到獎跟獲得最佳剪輯的電影在電影剪輯師上麵實在是太過於出色,以至於讓最佳影片的剪輯黯淡無光,就像是當年同樣被政治正確給搞下去的《斷背山》.......”
著名的女性影評人露易絲·肯特在奧斯卡的第二天,發表了一篇關於本屆奧斯卡獎項歸屬的質疑。
“......從幾部電影的觀影觀感來看,最佳影片提名中沒有得獎的電影幾乎每一部的完成度都比《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高,但是最終拿到獎的卻是這部不夠出色的《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而在最佳導演獎項的角逐上麵,朗·霍華德敘事風格簡潔明快,格斯·範·桑特鏡頭視角切入彆具一格.....或許我們可以說這兩個人已經被好萊塢熏染的作品中沒有多少靈氣,甚至是平庸的中規中矩,奧斯卡應該給更加銳意進取的導演機會。可是另外的兩個導演呢?大衛·芬奇跟莉亞·基茨這兩個傑出人士在導演工作上麵的天馬行空跟流暢性上麵簡直讓人驚歎,可以說這是新世紀之後新生代中最為驚豔的兩個導演。一個擅長用帶有懸疑跟黑色色彩的手法來挖掘人性,另一個擅長用宏大的敘事觀來構造真假難辨的世界,即使是隻從導演的手法跟成熟度來看,他們依然要超過丹尼·鮑伊爾,可是最終的獎項卻還是落到了這個英國人的手中,我不禁產生了一個疑問,這到底是為什麼?”
露易絲·肯特向來以辛辣的諷刺出名,從她的影評當中你或許看不出來一部電影有什麼好,但是卻能看出來一部電影哪裡不好。她的這種風格也帶進了奧斯卡之後的評論當中。
“誠然我們能夠在《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當中看道底層人民的生活跟苦難還有他們遭受的歧視跟痛苦,可是除了這些我們還能感受到什麼呢?印度政府把那幾個貧民窟的小孩帶出了貧民窟嗎?這就好像是一個宏偉的建築當中空空蕩蕩,連個當擺設的雕像都沒有!想想看吧,林肯紀念堂當中沒有林肯的雕像會是什麼感覺?《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就給了我這種感覺,我沒有感受到電影跟我的生活息息相關,也並沒有受到什麼觸動。如果說社會的黑暗麵的話我們已經有太多的作品揭示了這一點,根本不用一部反映外國人民生活的電影來不停的重複;同樣的,勵誌電影我們也不缺少,所以為什麼它能成為最後的大贏家?”肯特再一次的提出了這個問題。
“政治正確!政治正確!政治正確!再優秀的人跟再優秀的電影在這個詞麵前也要低頭,我們到底還要被政治正確綁架多久?”露易絲的矛頭直指被本屆奧斯卡的核心。
或者說是很多屆奧斯卡的核心,把這個尖銳的問題提了出來。
“而最糟糕的是,在這種政治正確的大前提下奧斯卡還在性彆歧視!”這個影評人甚至給‘性彆歧視’幾個詞語加粗了字體。
“讓我們來看看這個漂亮姑娘的‘五宗罪’:
第一,她太年輕;
第二,她太漂亮;
第三,她資曆太淺——‘隻拿過一次提名跟兩個非本職工作的小金人’;
第四:她的電影主題不夠政治正確;
第五:她是個女人!
是的,她是個女人!女人怎麼能夠拿奧斯卡呢?在過去的八十年裡麵沒有女人拿到這個獎項,現在當然也不會有女人拿到這個獎項,所以這個可憐的姑娘即使電影拍攝的再好也隻能憋屈的讓彆人摘走本可能落到自己頭上的桂冠!如果說當初的《麵紗》輸給馬丁·斯科塞斯的話那麼還情有可原,畢竟這位大導演無論是在資曆上麵還是經驗上麵都要高出莉亞·基茨不少,可是丹尼·鮑伊爾呢?我們回過頭去看他的作品的時候能夠發現什麼?是足以驚豔世界的才華還是能夠震驚世人的作品?
奧斯卡,奧斯卡,如果你真的要將政治正確進行到底的話,那麼也請將性彆歧視這個非常不政治正確的東西排除掉!”露易絲·肯特層層遞進,從最初的質疑到質問,將奧斯卡給放到了拷問台上麵。
“.....反駁了就是政治不正確,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閉上嘴巴。但所謂的政治正確真的是正確的嗎?還是說隻是一些打著這個旗號幌子的產物?”
“漂亮的女演員要拿奧斯卡就要扮醜增肥摧殘自己,好看的男演員想要小金人同樣要走一條醜化自己的道路,不僅僅是政治正確,現在的奧斯卡似乎已經走上了一條歧路。時光倒流三十年,我們還能在觀看奧斯卡的同時得到欣賞經典電影的機會,我們觀看了那些優秀的作品之後可以說出一句不愧是奧斯卡的最佳影片。可是到了現在,我們卻在觀看奧斯卡的最佳影片的時候產生了懷疑,為什麼這樣的電影也能得到奧斯卡的肯定?繼續發展下去會不會出現一部電影在得了奧斯卡之後我們才會發現它上映了?”
“《戀愛中的莎士比亞》擊敗《拯救大兵瑞恩》之後的又一場冤案?很難想象一部如此出色的電影居然隻拿到了兩個演技獎而不是它最應該得到的導演獎跟最佳影片獎——即使這部電影優秀到奧斯卡不得不用號稱是小最佳影片的最佳剪輯來安撫這個可憐的劇組。難道就是因為導演是個女人,《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更合奧斯卡的口味嗎?這讓人忍不住想起了當年在奧斯卡上麵一無所獲的《肖申克的救贖》,但那時候至少有一部引起了全民熱潮的《阿甘正傳》讓它輸的不冤枉,可是現在?或許幾十年後人們還能夠在經典的黑幫電影中找到《午夜陽光》,《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除了印度人之外還會有人關注嗎?更確切的說,在今年的奧斯卡之後真的有印度人會關注這部英國人拍攝的揭露印度社會黑暗麵的電影嗎?”
“奧斯卡八十一歲了,它已經不是那個活力四射的年輕人,評委們的老齡化讓它變得更加保守跟腐朽。或許奧斯卡的最佳影片就將被固定在幾個題材當中,除非當年沒有這種為學院量身定做的作品,否則的話我們大概很難看到它往日的盛況。”
大概露易絲·肯特本人也沒有想到自己的一篇報道會引起這麼多的話題,原本的例行在奧斯卡之後批判一下這個全美最高的電影獎項一下子就變成了各界反映對奧斯卡不滿的開端。
從最初的為其他沒有拿獎的電影喊冤到批判奧斯卡,本來以為隨著奧斯卡過去而熱度降下去的媒體們又興奮了起來,紛紛拿起了筆開始趕稿子,準備收割最後一波的眼球。
要知道,北美這片土地上,人民除了作死精神之外還有無窮無儘的反抗精神,要不然當初的‘星球大戰’係列那麼火呢?不僅僅是它開辟了一個時代,還因為它本身所代表的反抗精神。遙想當年,這片土地可是英國的殖民地呢!
民眾們愛看,就有人愛寫,所以很快的,這些年來各種奧斯卡的冤案就紛紛出爐,也不管是不是真的冤案,反正有爭議就往上寫唄。莫名其妙的,奧斯卡的餘暉又讓媒體們賺了一波。
“但是有些話他們說的還是很對的,幾十年後人們肯定會記得《午夜陽光》,《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可不一定能夠堅.挺到那個時候。”大衛叼著棒棒糖跟梅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