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第 229 章(1 / 2)

於是就在露西安美滋滋的在南非看世界杯,浪的飛起的時候,一條跟她有關的新聞將整個電影界給攪得天翻地覆。

《抄襲者的溫床:戛納!》,寫這篇稿子的記者對戛納簡直算得上是惡意滿滿了,暫且不說具體內容是什麼,光是一個標題就能讓無數人的眼球黏在這個剛剛過去不久的電影節上麵。

“.....非常不錯的電影,對於一個新人來說。奇幻的色彩跟精致的構圖,還有獵奇的劇情,讓《愛與愛意》這部拿到了戛納大獎的電影牢牢的抓住了觀眾們的眼光,為之著迷,也讓埃米爾·迪布瓦這個前電影租賃行業的人士成為了下一個昆汀·塔倫蒂諾。前提是這部電影完全屬於這位來自於法國的先生,而不是靠著抄襲一部來自於大洋彼岸的GV電影而獲得這種令人驚歎的成就!

湯姆·瓊斯,一個很多觀眾都不知道的名字,但是卻是北美同性群體中的著名導演。這位導演的作品包括了時空交錯的曆史係列,也包括了著名的童話改編係列,還有那些曆史上非常有名的著作魔改版本。可以說這位先生幾乎是以一己之力開創了一個新的流派,那就是改編名著!

從他開始,北美的幾大成人電影公司不約而同的將目光投入了這個以前雖然有過注意,但是挖掘卻遠遠不夠的寶藏。大家頭一次知道GV電影還能夠這麼拍,即使是沒有大場麵,但是隻要用心做也能夠做出經典,更是促發了很多獨立的GV電影製作者走進這個行業,為這個行業逐漸僵化的思維模式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可以說這位先生即使已經不再產出電影,但是他對GV產業的貢獻卻是巨大的。

而就是這麼一個堪稱是偉大的導演居然遭到了無恥的抄襲!從鏡頭構圖到電影創意到人物設定,《愛與愛意》將湯姆·瓊斯的幾部作品糅雜在一起,捏成了一部在戛納拿到獎杯的電影,這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而更加諷刺的是戛納的評委們,居然不能從一部電影中看到諸多的拚接痕跡,反而將獎杯給了這個卑鄙的抄襲者,難道他們就沒發現這部電影的結構有著嚴重的割裂跟不平衡嗎?

這分明就是因為導演本身的水平跟被他抄襲的導演的水平不一致造成的!如果埃米爾·迪布瓦真的有那麼好的話,他就不會在電影中犯下如此的錯誤。或許我們也可以指責湯姆·瓊斯,你為什麼沒有拍更多的電影,為埃米爾·迪布瓦提供更多的素材?

當然,鑒於這位迪布瓦先生本身的能力所限,就算是瓊斯導演有更多的作品也不能讓他的電影更加完美,還是說我們要考慮一下作為埃米爾·迪布瓦的素材庫,這位新手導演很擔心一下子把所有的東西都給用光了,以後沒得用怎麼辦?

而偏偏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的作品被戛納捧上了天,考慮到這位迪布瓦先生的國籍,這可笑的結果不得不讓人懷疑戛納是否從來都是法國的戛納?”

洋洋灑灑的一篇文章,把埃米爾·迪布瓦跟湯姆·瓊斯的前世今生給扒了個乾淨不說,還diss了一下戛納電影節。

誰叫你號稱是國際電影節來著?總是偏向法國電影不diss你diss誰?

不但如此,在文章之後綴著的參考資料中作者還注明了每年戛納電影節獎項中法國電影所占的比重,另外就是瓊斯導演所有作品的名字以及不是那麼清晰的《愛與愛意》截圖跟清晰的不得了的多個瓊斯導演作品裡麵的構圖對比。而鑒於寫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個瓊斯導演的死忠粉絲,所以他不但死命的將自己的偶像給吹上了天,給對方立了個永垂不朽的豐碑,還貼心的在圖片後麵附上了諸如這是哪部電影,是電影的第幾分鐘之類的介紹,簡直全麵的一塌糊塗,也讓本來就熱的暑期檔炸的一塌糊塗。

什麼?戛納電影節獲獎作品涉嫌抄襲美國GV導演的作品?北美的媒體們一下子就炸裂了,這可是涉及到在藝術界的地位問題啊,能不炸嗎?

出於某種微妙的心理,暫時我們就不去追究這個微妙是怎麼來的了,但好萊塢跟歐洲的電影界向來是不怎麼對付的。歐洲的藝術家們認為好萊塢的工業流水線毀掉了電影的神聖跟藝術性;而好萊塢的從業者們則是認為歐洲的‘藝術家’們無病呻吟,搞出來東西他們自己的都不一定能夠看得懂,卻偏偏成天鄙視這個鄙視那個,也不看看自己的電影到底有幾個人看,哪來的莫名其妙的優越感?

這種不對付直接體現在了各自的電影節上麵,從歐洲電影節大加讚賞的獲獎電影很少在奧斯卡上麵有所斬獲就能看出來,兩者都在暗自的較著勁兒呢!

以往還好,大家隻是暗搓搓的折騰著,可是現在出了這麼一場事故,那必須要爆!而且還是大爆特爆!想想看,戛納的獲獎電影居然是抄襲了一個美國的GV導演的作品,誰上誰下還不明白嗎?我們就連一個GV導演都是比你們的大獎獲得者強!

這大概就是北美的一堆媒體們心裡麵的想法。

彆忘了,美國可是沒有曆史的國家,他們對歐洲一方麵是用實力碾壓,另一方麵也是有種莫名的情懷,這點從從自己國家的人士在歐洲電影節上麵拿獎就會宣揚的到處都是就能看出來,更不用說他們對待原本的宗主國英國的態度了。

總而言之,美國對於歐洲的心態其實是相當的矛盾,這種矛盾的態度直接導致了本次的媒體炸裂事件。

《藝術的衰退,戛納的墮落》

《戛納是法國的戛納這一命題終於被證明》

《湯姆·瓊斯是誰?》

《埃米爾·迪布瓦的過往曆史》

《下一個昆汀·塔倫蒂諾?不,是下一個‘無恥之徒’!》

《來自於戛納的辯解,無力而又惡心》

《盤點那些曆史上著名的色.情電影》

《蒂姆·波頓的失誤還是他已經在戛納喪失了權力?》

《失去了公信力的戛納還能夠走多遠?》

......

......

用一句不是那麼恰當的形容詞來形容,美國的媒體簡直就跟嗑嗨了的癮君子一樣,本次的抄襲事件讓這些向來沒有什麼節操的家夥完全陷入了狂歡情緒,不但死命的挖掘埃米爾·迪布瓦的黑曆史,買機票去法國看《愛與愛意》尋找更多的跟那位瓊斯導演電影中的相似之處,就連苦主本人湯姆·瓊斯都沒有被放過,開始深入的挖掘他的過往。

基本上這段時間隻要是出門,大家就能看到一條新聞,戛納大獎獲得者抄襲美國GV導演作品。而其中的言論更是五花八門,什麼都有。

當然,最令人震驚的是業界對於瓊斯導演的緬懷,如此一個才華洋溢的天才居然就這麼英年早逝了,簡直就是電影界的一個巨大損失!

就連當初買下了那些電影版權的那家成人電影公司都沒被大家放過,無孔不入的記者們采訪到了那位一眼就看中了電影的潛力的購片主任,對對方進行了一次深入的采訪。

“是的,我當初第一眼看到這部電影的時候就知道它的作者是個天才,那無與倫比的想象力跟夢幻般的色彩還有大氣的背景構圖無不顯示著這一點,看湯姆的電影就好像是在看一場史詩大片,它會給你帶來靈與肉的雙重享受,而不是看完一部色.情電影之後的靈魂空虛.....”頭發都快要掉光了男人滔滔不絕的說著。

將瓊斯導演給讚美上了天,不知道的還以為他說的是以史詩電影著名的雷德利·斯科特,簡直科幻的不得了!

但采訪他的記者並沒有打斷這位先生的話,反而是笑眯眯的繼續錄著音。

湯姆·瓊斯到底怎麼樣誰管那麼多啊?反正人都死了,怎麼說還不是報紙的事情?他們現在要的是爆點,是關注度,越是傳奇越是好賣啊!

“.....我們最近打算將瓊斯導演的電影重新做一個專輯發行,人們應該看到他的才華......”

嗯,死因沒有打探出來,所以這個導演到底是怎麼死的?車禍?被殺?還是生病?可惜的是這位導演的禦用演員現在聯係不上了,否則的話說不定還能挖出更多的消息......采訪禿頭主任的記者一邊聽著對方的軟性廣告一邊魂遊天外的想著。

而在美國媒體們沸沸揚揚的折騰的時候,法國媒體也沒閒著。

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大家都驚了,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可是那些被截下的定格鏡頭活生生的證據卻不由得他們不相信,所以媒體們就把攻擊的目標放到了戛納電影節上麵。

就是因為電影節吧獎項頒發給了埃米爾·迪布瓦,所以法國這個現代電影的起源地才被好萊塢給掛到了恥辱柱上麵,今後提起法國電影人們想起來的不再是特呂弗跟戈達爾等等新.浪.潮的大師們,而是一個帶著抄襲帽子的埃米爾·迪布瓦!

身為一個世界上最偉大的電影節,難道你就不覺得羞愧嗎?就像是那篇該死的報道說的那樣,是有多麼的無能才沒有看出來這部電影是如此的不連貫跟情節割裂?

法國媒體也是心裡苦。他們倒是想要把這件事情給壓下去,但問題在於這都成為了國與國的電影界之間的戰鬥了,證據還那麼確鑿,想要壓都壓不下來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