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巧也掀開簾子看著孫記雜貨鋪。
心裡暗暗發誓,總有一日她要孫家也嘗嘗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是什麼滋味。
讓世人知曉,她韓巧也不是什麼好欺之人。
她示弱,不過是因為她手裡沒有籌碼罷了。
出了寧河鎮,往西山村而去。
太陽很大,但大家夥都很高興,尤其是孫秀、孫依、孫可三姐妹,一直在笑。找了個有山有水的地方小憩,順便把包子、饅頭以及切好的鹵豬肝、豬腸拿出來。
招呼三個趕車師傅一起吃。
“這怎麼好意思。”
包子饅頭都是東西,更彆說聞著就香的人口水直流的鹵豬下水。
“辛苦你們了,吃好我們繼續趕路。”韓巧溫聲。
她走到溪邊洗手。
溪水清涼,一下子洗蕩走心裡的燥熱。
孩子們吃著香軟的饅頭,吃著香噴噴的包子,添一片豬肝,好吃的恨不得把舌頭都吞下去。
吃了午飯,便繼續趕路。
到西山村的時候天色尚早。
“你們……”
韓袁氏見到韓巧娘幾個,還有三車東西,抿了抿唇,“趕緊的把東西搬下來。”
招呼三個師傅進屋喝口水。
“我們就不喝水了,這邊下了東西我們便回鎮上去,明兒還有活呢。”
耽擱一天,誰都耽擱不起。
韓巧付了車錢,東西一搬光,三趕車人就回去了,是片刻都不停留。“娘,我們娘四個要在家裡住些日子,這些麵粉、吃食都留在家裡吃,還有這些鹹菜、油、鹽、醬油香料。”
韓袁氏看著韓巧,張張嘴,“都收起來你拿到新家去。”
“娘,一碼歸一碼,搬去新家的糧食我會重新買,我們不能在娘家白吃白喝。一天兩天就算了,我們可能要住半月。這家裡不止有爹娘,還有兩個兄長、一個兄弟。”
兄弟不說,嫂子、弟媳婦心裡也有疙瘩。
暫時能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已經是大幸。
爹娘、兄弟願意庇護她們娘四個,更是要感恩。
“那就拿灶房去,你帶了啥回來,聞著怪饞人的。”韓袁氏問。
“是我自己鹵的豬下水,娘一會嘗嘗,味道很不錯。”韓巧笑著幫忙拎東西。
進了灶房,韓袁氏一看東西還不少,拿起菜刀分了分。
“一會你送叔伯家去,今兒你叔伯他們都帶著你幾個堂兄弟幫忙,你那幾個堂侄兒也在幫忙翻地開荒。你這點東西送過去也就打打牙祭,但心意不可少。”
韓巧聞言點點頭,心裡盤算了一番,提議道,“娘,煮點南瓜湯放些糖拿過去給大家解解暑氣吧,你看呢?”
總不能讓彆人白乾活,連口解暑的湯都喝不上。
韓袁氏自是沒意見。
南瓜家裡有,糖韓巧有帶回來。
“你趕緊把東西送過去,南瓜湯我來煮,一會你也去看看,那位置不錯,昨兒還在後院挖出一汪山泉,你爹的意思挖個水井,最外頭有塊荒地沒劃進來,可以先弄來整個池子,圍上一圈養幾十隻鵝、鴨,平時賣鴨蛋、鵝蛋,年底把鵝鴨拿去賣掉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地裡種點菜什麼的,熬上一年半載,日子就過起來了。”
鄉下人家都是這樣子的,自家周圍荒地開墾點出來種菜、養雞沒人會說,因為家家戶戶都這麼乾。
“雖然一開始是苦了些,但這是你自己選的路,再苦再累你也得撐住。”
韓巧點頭。
爹娘想的很周到。
“娘,你放心,我會堅持住,並把日子過好起來。”
韓袁氏揮揮手。
等韓巧拎著東西離開灶房,她才忍不住哭起來。
閨女在孫家被打,她知道。
家裡人也知道,沒上門去撐腰做主是閨女從不跟家裡說,他們摸不準閨女的心思,怕不小心辦了壞事,最後還惹來閨女怨恨。
如今女兒自己想開,要跟孫益明和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