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夜行對蘅毅來說不是什麼難事。
白茶武藝不俗,夜行也不是難事。
炸玉蘭花端上桌,孩子們還沒多少期待,直到蟹煲端上桌。
看著上麵的白芝麻,孩子們都吞吞口水。
蘅毅扶著韓巧坐下,“開飯。”
“先吃一個大螃蟹。”
和承也想吃,但是他才發熱沒有好全,韓巧給他夾豆腐,“承兒等病好了,才能吃螃蟹哦。”
“可是……”
“娘陪著承兒也不吃螃蟹,等承兒下次可以吃了,娘也下次吃。”
韓巧說不吃,就真的不吃。
隻吃豆腐、洋芋、肉丸子。
和承見狀倒是乖巧的不哭不鬨,乖乖的吃豆腐、土豆和肉圓子拌飯。
韓巧失笑。
她彆說這次不吃,下下吃也是不吃的。
這孩子沒有平安落地之前,有些東西她絕對不會碰。
就是這蟹煲裡燉出來的東西,她都吃的少。
倒是和承夠著身子,用調羹給韓巧舀個肉丸子,“娘,吃肉肉。”
韓巧一顆心軟的一塌糊塗。
不是親生的又如何,有那麼個娘又如何,這麼從小養著,還是有感情,知道心疼她這個娘的。
“我們承兒真乖。”
和承嘿嘿笑著,是真的又乖又可愛。
晚飯後,蘅毅跟白茶要出門,韓巧知道他們要去做什麼,隻勸道,“白天再去吧,晚上黑燈瞎火的什麼都看不清楚,白天去至少能看見些蛛絲馬跡。就算找不到人,還能獵些獵物回來呢。”
“而且你晚上去,萬一那個人真是吳王,他以為你是刺客,會躲起來。黑燈瞎火的,山林那麼大,暗箭難防。”
韓巧不願意蘅毅去。
蘅毅尋思片刻。
“那就不去,明日我早些出發。”
“好。”
能聽勸就好。
其實對於那個受傷的人是誰,蘅毅、韓巧倒不是很在意。
他們怕的是個十惡不赦的山匪。
如果是山匪,還是早些抓住的好。
如果是吳王,救不救都是另外的事情。
夫妻兩人躺在床上,韓巧問蘅毅,“你想救吳王立功?”
“不完全是。”
“那就是想找靠山。”韓巧道。
蘅毅嗯聲。
“我覺得沒有必要,你倒是要揣摩一下,吳縣令為什麼要告訴你這些。”
這個時候,韓巧已經猜到吳縣令可能就是吳王的人。
他這麼做,可能是在試探蘅毅。
也可能是彆的皇子的人,他要借蘅毅的手找到吳王。
韓巧把自己的懷疑跟蘅毅說了。
“如果那個人不是吳王呢?”
“你可以去問問秦捕頭、王捕頭,這兩日可有派他們出去辦差?”
“或者說其他人這幾日去了什麼地方?”
韓巧知道,蘅毅來問這事情,八九成要露陷。
“算了,你還是不要問了,你去問他們指不定很快傳到吳縣令耳朵裡。你明日進山帶些傷藥,不管那個人是誰,找到人後回來都要說沒找到。”
就他和白茶進山,找沒找到人,還不是他們兩個說了算。
“好。”
夫妻兩說了一會子話,韓巧懷著身孕,也不可能一直熬著,很快睡過去。
倒是蘅毅把韓巧說的話翻來覆去的想,尋思、琢磨,結合吳縣令跟他說話時的語氣、神態,還真琢磨出點東西來。
吳縣令就是故意跟他說這些。
是想試探他嗎?
還是說吳縣令想要借他的手抓住吳王?
萬一那個人不是吳王呢?
當屋頂上窸窸窣窣的聲音傳來,蘅毅瞬間坐起身。
翻身下床,抓住了大刀。
屋子外已經傳出來刀劍碰撞的打鬥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