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巧猜測昭乾帝肯定會答應,所以開始收拾準備東西。
幾個孩子阿耀肯定是要帶著的。
老頭兒說不準帶銀子,就帶一些生活用品,以及換洗衣裳和工具。
這事情韓巧沒有瞞著幾個孩子。
韓熾沉默著。
孫秀、孫依也沉默著,孫可又會和娘親離彆,整天都不開心。
“娘,我想去軍營,我……”韓巧打斷韓熾的話。
“去軍營?然後呢?不好好讀書了嗎?阿熾,不管是文還是武,你現在都沒有學精,也不適合參與到權勢裡去。”
“可是那是爹攏建的三洲軍。”韓熾驚聲,整個人都激動起來。
“錯了,那是皇帝的三洲軍,是朝廷的三洲軍。”
韓巧打斷韓熾的話。
“阿熾,你記住,那不是你父親的三洲軍,那是朝廷的三洲軍。你以為皇上為什麼會親自前來,會寫那麼多墨寶。銀子是皇上給的,選址是皇上,每一道聖旨,都蓋了玉璽。”
“阿熾,人要拿得起放得下。”
韓熾扭開頭。
韓巧輕輕歎息,拍拍他的肩膀。
“軍營裡有李肇,已經足夠了。”
韓巧、蘅毅都在等昭乾帝回信。
也忙著過年。
蘅毅的急函是在臘月二十九到了昭乾帝麵前。
昭乾帝已經封了禦筆,也清閒下來。
見到蘅毅的急函,他還愣了愣。
待看過之後,昭乾帝沉默良久後才說道,“他要是朕的兒子該多好。”
這年頭,誰不是看見權勢就跑不動路,能把權勢放下的又有幾個人?
德福站在一邊沒敢說話。
昭乾帝兒子好幾個,一個都不得他心。
好一會後,昭乾帝才說道,“準備筆墨。”
他給蘅毅的回信是,“想要做什麼就去做,不必拘於小節,趁著年輕,去做一些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情。成也好,敗也罷都不必懼怕。”
又尋思著要派遣什麼樣的人去三洲鎮,接手三洲軍。
可以用,衷心,又不貪權的人。
昭乾帝招了幾個心腹,商討接手三洲軍一事。
“不論誰去,蘅毅立下的規矩不能破,必須嚴格執行。”
大年三十。
蘅毅、韓巧先給孩子們發壓歲錢,看著他們在院子裡放鞭炮,熱鬨又快樂。
蘅毅緊緊握住韓巧的手,不讓她冷著凍著。
君氏站在一邊溫柔低笑。
不遠處小苗大夫朝這邊看來,又快速挪開視線。
初七的時候,蘅毅接到昭乾帝的飛鴿傳書。
得了確切允肯後,他把所有印章、令牌全部整理出來交給李肇。
韓巧把家裡的孩子們都托付給君氏。
“接下來就拜托您了,等我們在那邊安置下來,就會派人來接她們。”
“你放心,我會照看好她們。”
初十一大早,韓巧、蘅毅就帶著阿耀和曾琴兒出發了。
曾琴兒會武功,又機靈,帶著她最最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