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料錯的話,應該就是了。”胡楊點頭。
這就是古代人欣賞觀賞魚的一種方式。因為在一口大缸子裡麵能把魚養出狀態,但是不方便欣賞。所以呢,為了平時欣賞比較方便,就特地在準備了一個小魚缸。
“古人,比較注重儀式感,這或許也算是一種儀式。”周老想了想,自己腦補。
不過,這種腦補也不是沒有理由。在古代,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確實蠻注重儀式感,用今天的話來說,那就是裝逼。
直播間的觀眾則不以為然:“那不是折騰嗎?玩多幾次,魚都要被玩死。”
也有人覺得合情合理:“無論是古代,還是現在,大家會在意一條魚的生死嗎?養魚不就是為了將逼格提高?”
胡楊解釋:“也不能這麼說,我個人還蠻欣賞古人的養殖方式。比起固定在一個小小的魚缸裡麵,平日將其放在一個室外大環境中,不是更好嗎?魚都有精神很多。”
在寸土寸金的今天,很少人能奢侈到在室內弄一個很大的魚缸來養魚,那樣太浪費空間。
“哪怕同樣是在魚缸中放養,古代的很多魚缸設計也比現在的好。
京城的朋友可能見過,一些貴族王府,都在院子裡放幾個大缸養金魚,這種大缸比普通盛水的水缸要淺,但口徑更大,是為了缸口和空氣的接觸麵更大,可以溶解更多的氧氣。等到冬天,就會將這些大缸抬到花房花窖裡,防止金魚凍死、大缸凍裂。”
當然,那種設計,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古代不像今天的科技那麼發達,可以有增氧器。哪怕是一個小空間,隻要弄個增氧器進去,也能讓養魚裡麵有足夠的氧氣,讓觀賞魚生存。
魚缸的話題打住,周老認真觀察那件定窯白瓷小缸。
“汝、官、哥、定、鈞”窯被稱為宋朝五大名窯,其中“定窯”是五大名窯之一,已是收藏界、學術界、拍賣行業等公認不爭的事實。
“看這刻花,應該是宋朝中後期的物件。”周老說道。
北宋早期定窯刻花、構圖、紋樣趨簡,以重蓮瓣紋居多,裝飾有淺浮雕之美。北宋中晚期刻花裝飾精美絕倫,獨具一格。裝飾圖案常用印花、劃花和堆花手法,秀麗典雅。
這判斷,和主播之前說的一樣,都覺得是宋朝中後期的東西。
不過,胡楊之前分析的角度不一樣,並不是看刻花,而是所謂的“淚痕”去分析。
可不管怎麼樣,得出的結論是一樣的,那就是宋朝中後的定窯白瓷。
於上次的筆洗不一樣,這次周老沒有主動開價,而是問道:“胡小哥,你打算多少轉讓?”
因為宋朝定窯白瓷的價格高低不定,最高的,有上億的拍賣紀錄,一千幾百萬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胡楊想了下,他現在的尋寶眼還處於低級的階段,能看透這件宋朝定窯白瓷,說明它的價值在五百萬以下。
這魚缸,其實有個缺點,胡楊沒有說出來。
“兩百萬,您老看如何?”
這價格,比周老意料中的要低,所以他爽快回應:“嗯!行,就按照胡小哥你說的辦吧!”
直播間又是一陣嚎叫,看主播發財,實在是太過癮了。
最後的鳥籠,周老就隻是看看,沒太大興趣,胡楊也就不強求,反正孫誌東信誓旦旦,一定能在一周內幫他找到買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