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豆青釉(2 / 2)

他百無禁忌地將神像捧下來,觀察了一會,然後又放了回去。

胡楊搖頭道:“有沒有開過光,我不知道,但按照藝術品的眼光去看。這尊神像不太值錢,首先,它是銅合金做的;其次,做工很一般,沒什麼特色。”

聽到這話,不知為何,賀老、陳主任等人反而鬆了口氣。

胡楊的目光落在香爐上麵,這是瓷製品。

“反而是這個香爐有點意思,比神像的曆史更長一點,清朝的豆青釉瓷器。淡雅柔和,色淺者淡若湖水,色深者綠中泛黃,釉麵凝厚。

而且,應該還是清朝中期的產品。

清代中期以後,豆青色釉還有的在素胎上勾勒出紋飾輪廓線,施以豆青釉,然後入窯燒造成凸起的紋飾。

就像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一件香爐一樣。”

陳主任疑惑問道:“插香用的爐子,也算古董?”

事實上,很多人對古董的定義還是太高,不知道身邊很多東西都可能是古董。

“陳主任有所不知,在很早以前,香爐演變成藝術品,被人把玩、收藏。”胡楊笑道。

香爐在華人社會曆史久遠,本來隻供焚香用,後來被愛好古物的人收藏,成了人們玩賞的古董和藝術品了。於是,年代久遠、質料名貴、雕工精美的銅香爐,價值不菲,已失去焚香供養的意義了。

“剛剛胡哥你說的豆青釉瓷器,值錢嗎?”賀文清問道。

“這種瓷器,它起源於宋代的龍泉窯。豆青和東青原屬一類,以後才各具特色。明以前微近黃色,至清代純近綠色。其釉色為青中泛黃,釉麵光澤比粉青、梅子青弱。

我們現在看到的,顏色接近純綠,所以它肯定是清代之後的產物。

這種瓷器,目前品質最高的就產自清朝,曾經創下七千多萬的拍賣紀錄。當然,那是最高端的豆青釉瓷器,皇宮的寶物。

這一件香爐,還稱不上精品,但表現也還不錯,市場價六七十萬的樣子吧!”胡楊跟大家說道。

也虧這是官窯的作品,如果是民窯出產的,價值就差太多了。

這麼小的一件豆青釉瓷器,如果是民窯出產的,即便是今天,一萬幾千元都能找到。

可即便如此,聽見那小小的香爐價值好幾十萬,可把陳主任他們驚得不輕,眼睛瞪大,死死地盯著那香爐。

“方家當時漏掉這寶貝,要是知道,還不得心疼死?”賀文清嘀咕道。

胡楊卻不怎麼讚同這種說法:“這種品質不算特彆高的豆青釉瓷器,在幾十年前並不值錢,價值都是這二三十年來,尤其是近十年來,才飆升的。”

老實說,很多古董都是這二十多年來被炒起來的。

直播間的觀眾感歎不已,一次次被胡哥的鑒定給震撼住,通過胡哥的直播,他們更加更近距離感受到古董的魅力。

接下來,胡楊他們在屋裡走了一圈,沒有發現其他的好東西。

剩下的事情,比如那門當、八仙桌,以及香爐怎麼處理,就是他們村裡的事情,胡楊不會插手,讓賀文清帶他們出去走走。

不久,他們在村道上看到一輛三輪車側翻在路上,車上的廢品搞得滿地都是。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