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他來說,自己撿漏一件小玩意,意義都要比收藏一件重寶大,更能讓他開心。
這個算盤,是他昨天在珠江邊綠道的一個流動攤販哪兒得到的,才兩百元。他沒看錯的話,整體結構是老紅木做的,算珠子則是陰沉木打造的。
老紅木不消說,陰沉木的價值,相信就算是行外人也都聽說過。
自古到今,陰沉木就是寶物,有句話叫做:家有烏木半方,勝過財寶一箱!
這裡說的烏木,就是陰沉木。
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將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窪處,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樹木。在缺氧、高壓狀態下,細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經長達上千萬年炭化過程形成烏木,故又稱“炭化木”。
曆代都把烏木用作辟邪之物,製作的工藝品、佛像、護身符掛件。
當然,陰沉木也有不同種類,價值天差地彆。
胡楊瞧了幾眼,隨口道:“紅酸枝的框架,算珠子是陰沉木做的吧?”
胡楊伸手過去,摸了摸那算珠子,把玩了幾下,繼續說道:“看樣子,應該還是鐵力木形成的陰沉木。”
陰沉木家族裡麵,最值錢的無疑是金絲楠木的陰沉木,古代皇帝都可遇不可求的神木。
想當年,袁世凱想要一副金絲楠陰沉木做的棺材,幾乎搜索了全國,都沒能湊齊,可見有多珍貴。
而鐵力木,其木材結構較細,紋理稍斜,心材和邊材明顯,材質極重,堅硬強韌,難於加工,唯耐磨、抗腐性強,抗白蟻及其他蟲害,不易變形。
這種木材,現在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它所形成的陰沉木,品質也還算不錯。
趙信舉起拇指:“厲害!難怪洪老這麼推崇。這是哥哥的名片,收好!以後有好東西,記得關照一下。”
周興同樣派出自己的名片,今天胡楊過來,很大程度就是為了收名片的,這都是以後的人脈資源,所以,他是來者不拒。
陳老也湊熱鬨,笑道:“要不,也看看我這青銅杯。”
“陳老,您就彆開玩笑了。”
陳老:“說說看吧!我是認真的。”
那是一個爵杯,口沿外撇,圓腹略深,前尖後翹,下承三高足,因此又稱三爵杯,口沿兩側有對稱的立柱。
胡楊跟直播間的觀眾們解釋:“古代,青銅器不管大小,都是一種身份象征。這種酒杯,也叫爵,我們現在的成語‘加官進爵’,爵就是這東西。
夏商周的時候比較流行,到了秦漢時期,人們幾乎不知爵為何物了。
宋代以來,以古物為研究對象的金石學興盛起來,人們才重新開始認識商周爵杯的原始麵貌,隨之而來的仿古之風大作,目前所見的仿古爵杯,有銀爵、銅爵、玉爵和瓷爵等。”
胡楊通過尋寶眼看了一下,頓時麵帶疑惑,抬頭看向陳老,神情有點古怪。
“怎麼樣?”陳老笑問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