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還是方會長解圍,點評了幾句那魂瓶。
拋開那些忌諱的東西,單純以藝術的角度去欣賞,那魂瓶是挺不錯的,也彰顯了主人生前身份地位。
“這種東西,做得越複雜,越精美,越能說明墓主生前的身份。”胡楊跟直播間的朋友解釋道。
魂瓶的結局是捐給了博物館,或許也隻有博物館會收藏這種玩意。
老李還有一件寶貝展示,是一個“果盤”。實際上,是一件瓷器,盤子上裝著桃子之類的水果。
但做得很逼真,一度讓人真以為那就是果盤。
“牛掰!瓷器燒製這麼可怕嗎?那桃子、蘋果和葡萄跟真的一樣。”
“瓷器見多了,這樣的瓷器還是頭一回看到的。”
“胡哥,給大家說說唄!”
……
直播間很多人都覺得,這才是藝術品,應該非常值錢的吧?
“這叫仿生瓷器,顧名思義,就是模仿生物模樣燒製出來的瓷器。”胡楊說道。
他告訴大家,這種瓷器的色調形態與真物酷似,惟妙惟肖,生動傳神。象生瓷在乾隆年間最為盛行,除瓷塑外,還有仿青銅器、漆器、大理石紋盒、木紋盒、織金錦、錦皮書函等,均可達到亂真程度。
“可以說,這是最不像瓷器的瓷器,展現出來的工藝是令人拍案叫絕的。”
胡楊這邊作介紹,現場老李的朋友卻有點拆台:“老李,還不甘心呐?”
這件仿生瓷,老李身邊的朋友都是知道的,是老李花了十多萬搞到手的,但被他們鑒定為贗品,估計是還不甘心吧?
聽到這話,本就長著一張苦瓜臉的老李更苦了。
他是勉強加入協會的,能力不強,原本就是個業餘愛好,加上到了老年才開始接觸這行,所以看東西的眼力比較差。
這一兩年來,吃了不少虧。還好,他玩得不大,這次花了十多萬買這件仿生瓷,就是比較重手的了。
因此,如此能讓他甘心?趁著這次機會,請高手幫忙看看。
他的朋友,水平也就那樣,老李還抱著僥幸心理,希望是自己朋友看走眼。雖然他不算窮,但十多萬也不是小數目。
有人拿起盤子上的一個“果子”,看了一會,忍不住搖頭,然後放下,不忍心打擊這位滿臉愁苦的同行。
“看吧!是不是?破綻太明顯了。”老李的朋友無奈道。
直播間的人很失望,原本以為是件厲害的寶物,沒想到竟然是贗品,太可惜了。而且,就算是贗品,這麼好看,他們也願意拿來擺設呀!
“難以想象,造假造得那麼逼真,成本應該很高的吧?”
“現在的科技,要搞一件一模一樣的很難嗎?”
“是不難,可那也就沒有藝術可言了。所謂的藝術品,就是要手工做的,而不是現代科技合成的那種東西。”
……
方會長這次沒有看,因為那麼多人都表示是假的,破綻應該是很明顯,也就沒有必要他出手。
胡楊湊過去,尋寶眼掃了一眼,臉上露出驚訝的表情。
見老李一臉的苦大仇深,忍不住問道:“這件瓷器,您多少錢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