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茶談會已經過去三個鐘頭,快要結束。
這時候,拄著一根文明棍的老人家將用錦布包裹的東西打開,是一個盒子。
舊時西方的紳士平時喜歡拿一根精致的手杖以示風度和身份,與他們筆挺的身姿和禮服相應,成為西方紳士的招牌形象。
民國年間,中國的一些知識分子受西方文化的影響,也喜歡拿一根手杖。這條手杖到了中國,就被稱為文明棍了。
“讓大家見識見識今天的重寶。”老人是一名海歸華僑,小的時候出去闖蕩,老了之後才回到故鄉開平,還加入了省古玩協會。
這些年,他在海外可是收到了不少流失海外的文物。
今天帶來的,正是其中他認為自己最得意的一件寶貝,讓大家開開眼界,順便告訴國人,那件失傳已久的國寶回來了,儘管隻是一部分,但他覺得意義重大。
自己的情況,他自己清楚,已經沒有多少活頭,身上老毛病一大堆。
他遺囑都立好,所有收藏品都將捐給國家,尤其是今天帶來的這件國寶。
“喬老的收藏,我們拭目以待。”方會長笑道。
他對這個海歸華僑很有好感,據說喬老這十年來,為家鄉前後捐獻了超過十億,建設家鄉。這種心念祖國家鄉的老人,總會得到敬重。
當喬老打開盒子的瞬間,不少人瞳孔猛地放大,胡楊也不例外,不自覺地開口:“媽呀!竟然是這件寶貝。”
直播間的人沒看到,全都很好奇,到底是什麼寶貝。
從來沒有見過胡哥如此失態,而且現場其他的專家都目瞪口呆的樣子,究竟是什麼寶物?才能造成這種效果?
“不會是全國玉璽吧?”
“禹王鼎?”
“禹王鼎的是來搞笑的吧?禹王鼎這麼小?被裝到一個盒子?”
方會長整個人都嚴肅起來,他從盒子拿出那件寶物,是一本線裝舊書。封麵,永樂大典四個字非常顯眼。
“永樂大典?難怪主播眼睛都要瞪出來。”有觀眾恍然。
但也有不認識的,估計是小孩子,還沒怎麼接觸曆史的。
“一本書而已,至於嗎?”
“孩子,作業太少嗎?快去做作業。”
“永樂大典我國古代的曠世奇作呀!一直以來,都被認為已經損毀,沒想到竟然還存世,真是萬幸。”
學過曆史的人都知道,永樂大典是一部中國古典集大成的曠世大典,據說有三億多字,一萬多卷,彙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顯示了中國古代科學文化的光輝成就。
可以自豪地說,它是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然而,這部曠世大典的正本下落不明,很多人以為早就在戰火中損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