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印章,這個範寬的私印剛好落在這字麵上,可以很大程度上防造假。哪怕是現代的科學技術,要對字和印重疊的那部分進行複印,也是非常高難度的。”
這也是為什麼,弄合同的時候,好多人喜歡將印章蓋在簽字上麵。
畫上,還有兩個收藏印,說明這幅畫曾經被起碼兩位收藏家收藏過。蓋上自己的印,就有點“到此一遊”的感覺。
這一點,乾隆就是其中的蓋印狂魔,隻要是他喜歡的作品,都在上麵蓋上自己的印章,有時候甚至不是一個兩個。
比如我們之前提到的《遊春圖》,乾隆就喪心病狂地蓋了很多,把畫麵空白的地方幾乎都填滿,讓後世的研究人員頭皮發麻。
還好,這人還算有點公德心,沒有把收藏印覆蓋在畫麵上,否則大家都要問候乾隆他娘了。
“皇姊圖書?這是誰?人名?”看了好大一會,費奇才辨認出其中一枚收藏印的字。
“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女收藏家,元朝大公主。這不是人名,皇姊是皇姐的意思,印章的意思,就是皇姐的書畫。這位大公主,真名叫祥哥剌吉。”胡楊回答道。
直播間的女觀眾頓時大呼666。
“這名字,真是……嗯,獨特!”費奇吃驚。
一聽名字,誰能想到是女的?怎麼看也是男孩子的名字呀!不過,想到蒙古族兄弟的起名風格,也就不深究。
“這位長公主對書畫有著濃厚的興趣,且極擅於收藏,並請專人對所藏字畫進行了題跋著錄。有她的收藏印證明,基本上不會假。”胡楊說道。
可以從大長公主的兩方印章“皇姊圖書”和“皇姊珍玩”來鑒定她所藏的字畫。當然,印章也是可以偽造的,這就要認真地鑒識比較,確定真偽。
胡楊聽說,大長公主的兩方印章其風格與大小相同,字體均為篆書,可能出自同一手筆。
在公主的兩方印章中,比較常用的是《皇姊圖書》,該印稍偏上寬下窄,近乎正方形,正如現在看到的這個印。
另外一枚“皇姊珍玩”印,則在書畫中極少出現,而兩印同時出現在一幅書畫上更是極為少見。據所知隻有王振鵬的《錦標圖》上同時鈐有二印。
見直播間的女觀眾熱烈討論,顯然把這位長公主要當偶像的節奏,胡楊也就多說幾句。
可以理解,曆史上,女人通常都是弱勢群體,難得出現一位名人,被崇拜也就理所當然。
“這位公主能成為曆史上有名有姓的大收藏家,跟她的身份地位環境都有很大關係,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為這種身份,經濟上肯定不會窘迫,其書畫收藏除從宮廷內府收藏中直接得來外,還能有足夠的錢財購集,因而才有相當可觀的個人收藏,這是彆人無法企及的。
而且,公主所生活的時代,正是元文化走向繁榮的階段,她的周圍就有許多大畫家大文士,對她產生很大的影響。”
實際上,隻要真心喜歡,曆史上很多公主都能成為大收藏家,她們有這種資本。中國封建社會好幾千年,那麼多朝代,有多少公主,數都數不過來。
元朝大長公主在元代皇室中頗善文化活動,她通漢文,好收藏,而且崇儒重道,是中國曆史上的一位女名人。
正如網友們經常說的,中國或許在戰爭中輸過,但文化上從來沒輸過,所有入主中原的少數名族都會被漢家博大精深的文化同化掉。
這就是我國文明的強大所在,是中國文明幾千年從未斷絕過的最大原因,包容性太強了。
不像西亞的兩河文明等,國家被滅,文明也就消失了。要不是後世的考古學家挖出來,都不知道還有這麼一個文明曾經輝煌過。
最後,胡楊說到用筆上麵。每一個書畫家,都有自己的用筆風格和習慣。
“我們說的用筆,其實就是看線條。”胡楊說道。
範寬對“線條“的運用,有兩點最使我們傾倒:一在它的轉折,一在它的深刻。
長線條轉折最難,初著筆時當悠然引來,遇山石麵角須轉折處,當著意宕蕩勁道條暢,住筆時當著意收拾含蓄。
但在範寬手中,卻很靈巧,好像專業賽車手的漂移拐彎一樣,令人賞心悅目。
一通仔細的分析,讓幾乎所有人都相信,這就是範寬的作品。
“真要是範寬的作品,起碼值上百萬。”沈老開始有點羨慕了。
他知道,由於年代久遠,範寬的真跡現存並不多,但是僅存的數件均為精品。
大家奇怪,那麼,之前胡哥點頭又搖頭,是什麼意思?
“不過,這裡怎麼回事?難道有人在這裡寫過字,後來有人看不順眼,擦去了?”沈老問道。雖然很淡很淡,但還是能看出痕跡。
頂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