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還請華專家說了一下汝窯的背景,是這個節目一個必要程序,畢竟這個節目就是為了宣揚傳統文化的。
但華世雄卻把胡楊推出來:“小胡,你跟大家說一說。”
胡楊也不怯場,很大方地解說,這種解說,他在直播的時候都不知道說了多少,所以娓娓道來,很有邏輯。
他告訴大家,目前汝窯作品稀少,就算在古代,也被譽為神品,後世就更加不用說,差不多十多二十年,才能有一件流入拍賣市場,所以一旦出現,必定會引起瘋搶,兩個多億的天價,就是這麼來的。
宋、元、明、清以來,宮廷汝瓷用器,內庫所藏,視若珍寶、與商彝周鼎比貴。
這也應了“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件”這句老行話!
在建國之前,或者說八七年之前,宋朝汝窯的窯址一直都是一個曆史謎團,沒有誰說得清楚它是什麼地方燒製的。
直到考古學家在寶豐現了宮廷燒製禦用汝瓷的窯口,才決解了這一曆史懸案。
“有人說,汝窯在民間不存在,胡先生你怎麼看?”
胡楊並不讚同這種說法:“汝瓷因燒造時間短,加上曆史上戰亂和天災**,傳世不多,這是不爭的事實。
但是,流落在民間的汝瓷珍品一定有,多年來在拍賣市場上出現的7件是最有力的證明,隻是有多少在民間,就沒人知道。
而且,我剛才不是也得到一件嗎?所以,那種說法屬於無稽之談,站不住腳的。”
……
胡楊落落大方的談吐,讓節目主持人等人都另眼相看,感覺這個年輕人真的和彆人很不一樣。
這次的泉州專場,胡楊的出現,無疑是節目的一大亮點。
應付了央視節目的人,胡楊繼續帶著巫馬川等人逛下去。現場的氣氛更加高漲了,畢竟都出現寶物了。
而胡楊一行年輕人,走到每一個攤位,也都會受到關注。尤其是胡楊,攤主都警惕著,這是個行家,他看上的東西,得小心了。
也正是這樣,胡楊在接下來都沒怎麼出手,基本上就是指點大家撿漏,儘量讓大家不是白跑一趟,都點小財。
同時,每次遇到這種事情,他都接了係統的一個支線任務,賺點精神點。
畢竟每一次使用尋寶眼,都是要用到精神力的,精神點儲存多一點,絕對是有益無害的。胡楊現,自己隻要有足夠的精神點,哪怕不睡覺也可以,一樣神采飛揚。
有些同樣是泉州的觀眾,這趟沒有出來,看著其他人跟著胡哥賺小錢錢,都羨慕不已。他們中,很多人都是要上班的,總不能為了見網友請假吧?
要是這理由填上去,恐怕領導會給你放長假,以後都不用來了。
其中,暉姐賺了八萬,有人覺得,要是他們能賺這麼多,哪怕辭職也在所不辭呀!不就是再花點時間找一份工作嗎?
要知道,他們辛辛苦苦乾一年,都不一定能存下八萬元。
冷家誌是一個靦腆的人,從何胡哥他們碰麵,到現在,一共也沒有說多少句話,平時基本上就是宅在家裡,比較少和人交流,也就造成他沉默寡言的性格。
“家誌兄弟對這種東西感興趣?”胡楊笑問道。
他對這個有點胖的男子也關注過,雖然比較少說話,但那不是輕視他,而是真的不懂交際,但其實人挺不錯。
之前落在最後,不經意現其將路邊一個瓶子撿起,扔到垃圾桶,這個舉動,胡楊記在心上。
冷家誌靦腆一笑,沒想到胡哥主動跟他扯話題。
“也……也沒有特彆感興趣啦!就是覺得新奇,古代的聖旨,原來是這樣的。”
沒錯!他正在看的,是一件電視劇裡麵看到過的聖旨。
“小哥,這可是明朝留下來的寶貝,一千元就可以帶回家。”攤主推銷道。
冷家誌趕緊放下,本來就隻是看看,一聽還要一千元,立即想要遠離。
難得來一個對那玩意感興趣的,攤主不會輕易放走,連忙降價處理:“哎哎哎!彆這樣呀!五百怎麼樣?”
這件東西,落在他手上,已經有一年半載,曾經有人看過,隻要一翻開,全部人都轉身就走。
“明朝人已經開始用簡體字了?現代人穿越回去的?彆開玩笑啦!”韓聰開口道。
得!都說穿了。攤主訕訕一笑:“小哥,你真心想要,一百元算了,當紀念品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