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世雄和宋先生說道:“他可是我們古玩行年輕一輩中的佼佼者,彆要說田黃石,很多東西他都能給你說個所以然出來。”
這不是華世雄第一次在彆人麵前讚揚胡楊,胡楊都差不多習慣了。
“哦?可以,可以!年輕人多學點東西,沒有錯的。剛才,小胡說得不錯。有時候,裂痕也不一定都是壞的。
不說我們的田黃石,據我所知,有一種瓷器,也因為裂痕反而大受歡迎,叫什麼來的?”宋先生思考道。
胡楊回答道:“那是哥窯瓷器,五大名窯瓷器之一。哥窯釉麵有網狀開片,或重疊猶如冰裂紋,或成細密小開片,也就是宋前輩說得裂痕。”
宋先生舉起拇指,他隻對田黃石有研究,其他的隻是略有耳聞而已。
他從這個年輕人的談吐中,就能初窺這個人的能力,很不簡單,難怪華老都對他讚譽有加。
“來,品鑒一下這一塊。”宋先生從身後拿出來一塊,差不多拳頭大小的田黃石。
曹老和華老前輩一看,都眼睛微微一凝。
“好你個老宋,跟我說沒有好東西。”曹老氣道。
胡楊小心翼翼地接過來,觀賞了一會,說道:“這是一塊田黃凍石,皮、格、絲都表現極佳。”
“哦?皮、格、絲如何,都說一說。”
胡楊解說,主要是給直播間的觀眾聽的。
皮就是天然形成的一層石皮,格是田黃在遷徙中留下的裂痕,呈紅色或者黃色,絲就是一種天然的貌似切開的新鮮蘿卜的紋路。
“質地致密、細膩、溫潤、光潔。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其肌裡隱藥可見蘿卜紋狀細紋,顏色外濃而向內逐漸變淡,表麵時而裹有黃色或灰黑色石皮,間有紅色格紋。
這種田黃石,不說是極品,但也絕對算是田黃石裡麵的高檔貨,一克都要超過十萬元。”胡楊說道。
直播間的觀眾,以及華仔等人聽了大為振動。
一克就超過十萬元?十克就是一百萬,一百克就是千萬,是這麼算嗎?
一百克是多少?
五百克才一斤重,也就是說,隻要一斤這樣的東西,就五千萬?
“我的天!一斤就是五千萬呀!”
“奶奶的!真離譜。”
“真的假的呀?我也要去挖田黃石。”
“樓上的醒醒,要搬磚了。田黃石不是你想挖就挖的,現在嚴格把控,是需要開采資格的。”
……
其實,胡楊還沒說,頂級的田黃石,一克就超過十五萬元。
在古代,田黃石就很珍貴,有“一寸田黃一寸金”的說法。
眼前的這一塊,是田黃凍石,田黃石中最上品,全石通體明透,似凝固的蜂蜜,潤澤無比。
也正是這樣,看到這塊料子的時候,華世雄和曹老都那種表情。
“事實上,這種品質的田黃石,基本上都絕種了的,所以價格貴是理所當然。”胡楊又說道。
另外,通常情況下,這種品質的田黃凍石,大多數產自壽山村那不到一千裡範圍的土地下麵,經過一千幾百年的開采,什麼都挖乾淨了呀!
“不錯,能在這裡發現田黃凍石,我也很吃驚。”宋先生高興道。
這塊料子,是昨天就挖出來的。目前知道的人還不多,否則,早就有絡繹不絕的收藏家趕過來。
每次發現這樣的田黃凍石,都能吸引一大波的田黃石愛好者,有時候甚至會為一塊上好的田黃石大打出手。
曹老看了眼已經挖了三四米深的坑,問道:“還繼續挖?”
通常來說,都是挖個兩三米,有時候甚至一兩米。現在都挖到四米深,嚴重超標了吧?
“繼續呀!這塊料子,就是挖到這個深度出來的。我懷疑,這片地方,田黃石的埋藏深度大一點。”
“注意安全呀!出了事,很嚴重的。”曹老提醒。
“這不用你提醒,安全問題,我每天都要跟大家說兩遍。”
不要以為,這是露天的挖坑,就沒有危險。這個深度,一旦周邊產生類似山體滑坡的現象,身處坑壁周圍的人,就又被活埋的危險。
胡楊看了眼周邊,不遠處,是一堆廢棄的石頭,被挑過的,有價值的通常都已經拿走。這種,就丟在土堆的邊上,到時候,隨著泥土運走。
這時,胡楊尋寶眼掃到了其中一塊,看上去平平無奇的石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