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傳家寶(1 / 2)

() 胡楊給了蘭姐聯係方式之後,繼續和大家摸索這座拆遷區。

他們來到一條小巷,看到汙水橫流,本來是不想進去的,但晴天剛收的那隻貓跳上牆頭,已經溜了進去,大家隻好跟上。

“小心點,讓我先走。”王立波撿起幾塊磚頭,走在前麵。

在一些地方,將磚頭放下,還讓大家有個落腳的地方。

巷子雖然有二十多米的樣子,但走這條巷子的,應該就隻有一戶人家。兩邊雖然也是牆,但兩邊屋子的門都沒有往這邊開。

整條巷子,就直通最後的一戶人家,大門正好向著巷口,一目了然。

門口處,是一個祭台,插著一些香頭。這樣的情況,在南方好像很常見,祭拜祖先什麼的,就在門口來。

這戶人,應該是搬走沒有多久的。門口這裡,還有殘留的祭品,是一些雞肉。晴天的那隻貓正準備吃,就被晴天喊住。

她也意識到,貓咪肯定還是餓著,才會撿那些吃。於是,連忙從包包裡拿出其他吃的。

“以後,不準吃這些。”晴天教訓道。

倒不是因為不乾淨什麼的,貓狗吃的,有什麼好講究的?她怕的,是貓咪以後不小心吃到彆人下了藥的東西。

有些人,或許不是故意,人家隻是為了藥老鼠,但有些流浪貓因為餓,也撿來吃,結果可想而知。

晴天以前就養了一條狗,就是這樣死掉的。所以,她對這種食物,特彆注意,不會讓自己的寵物撿來吃。

有吃的,貓咪有安分了許多。

既然都進來了,胡楊他們也就進去瞧瞧。

“應該是堅守最後的拆遷戶,剛搬走沒多久的。這些東西都還在,窗戶還沒被拆走。”木易開口道。

剛才,他們一路上看到的,就沒看到門窗。隻要有一點鐵等金屬的東西,基本上都被拆走。

所以說,一個地方拆遷,造福了不少人。

胡楊打量著屋內的一切,因為是堅守到最後的村民,估計是斷水斷電了很久。在屋內,能看到點蠟燭的不少痕跡。

可能是搬走得比較倉促,估計也是住膩了,想要儘快離開這個地方,所以有些東西還沒不急全部整理。

不過,大家可以理解,其實這些東西基本上都可以扔了。

談到最後的,基本上得到的條件也最讓人滿意。像這棟三進的屋子,加上門庭的小院子,得有一百五十平方,能換來不少套房子的。

古代,有些時候衡量一棟屋子有多大,都是用“進”。

可能大家不是太了解,所謂的“三進”,由縱向的“門廳”“正廳”“後廳”這三個廳組成。

最典型的說法,就是第一進院落是從“大門”到“儀門”,第二進院落是從“儀門”到“內儀門”,這一進院落中有大廳,及其左右的暖閣和後麵的內廳,第三進院落就是從“內儀門”到“正堂”。

簡單點說,就是從最外麵到最裡麵的廳,要經過三個門,就是所謂的“三進”。

“這戶人家的祖上,以前估計是革命先烈。”胡楊忍不住說道。

大家有點不解,怎麼看出來?

“你們看這相框的照片,認識裡麵的人嗎?這家人,也太大頭蝦了,家傳之寶都不拿走。”胡楊指著牆上的一個相框。

大家這才認真看向牆上的一個相框,而華仔則是將鏡頭對準相框。

這時候,直播間的觀眾才發現一個熟悉的麵孔,頓時一陣雞飛狗跳。

“臥槽!我看到了什麼?”

“沒錯!你沒眼花,是周總理。”

“666!居然是和周總理的合照,我的偶像,大帥哥一枚。”

“胡哥說得沒錯,這才是傳家寶呀!”

……

華仔等人也目瞪口呆,難怪胡哥會說,這家人以前可能是革命先烈。

或許,也正是這樣,拆遷的才不敢肆無忌憚。這家人才能堅持到談判到最後,而沒有受到太大的騷擾。

畢竟剛才大家也是看到的,連窗戶的玻璃都沒有被砸,可見拆遷的還是挺客氣。

胡楊小心地將那相框弄下來,想著明天打聽一下,這戶人的下落,然後給他們送過去。這種合照,實在是太珍貴了。

也許,在很多人心目中,周總理都是最完美的總理,沒有人不敬重吧?胡楊也不例外,發自內心對這位偉大的總理表示致敬。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