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攤上,擺的全都是刀劍,邊上還豎著一塊牌子:龍泉特產!
得!刀劍都成特產了。
不過,大家能理解,人家這裡,本就是寶劍的生產地。
“這些刀劍,不算管製武器嗎?”華仔忍不住問道。
要知道,在國內,刀具可不能隨便帶的,這些刀劍,買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帶上飛機、火車等。
“應該不算,一般的管製刀具,都是匕首、三棱刀、彈簧刀,及其他相類似的單刃、雙刃、三棱尖刀等。
這一類,隻能說是道具,專門提供給武術藝術團、電視劇劇組等的吧?”胡楊猜測,他看那些刀劍,花裡花俏的,看著好看,並不鋒利。
攤主有點意外,聽了胡楊的判斷,點頭道:“這位小哥,猜得真準,沒錯!我這些刀劍,主要就是玩的。”
那些在公園練刀劍的大媽大爺,就喜歡這一種。他的主要客源,也還是那些喜歡耍刀劍的大爺們。
因此,胡楊說是道具,其實並沒有錯。
“這是龍泉劍,喜歡的話,買一把吧!也不貴,就三十塊錢一柄。”攤主又說道。
胡楊糾正:“不能說龍泉劍的,龍泉劍在曆史上,是一柄名劍,誠信高潔之劍,傳說是由歐冶子和乾將兩大劍師聯手所鑄。
大家以前聽到的七星龍淵劍,簡稱就是龍泉劍。
此劍曾為李淵的佩劍,李淵死後隨李淵葬於獻陵,也有傳說李淵曾將此劍傳於太宗李世民,後與李世民一起葬於昭陵。
至於現在,沒有人知道在哪裡。”
在唐朝的時候,龍泉就是寶劍的代名詞,非常出名。你說是寶劍,人家會問是不是出自龍泉,要不是,那你的寶劍就有點名不副實了。
“不是說,七星劍在武當山被發現嗎?好像是幾年前的新聞。”老吳忍不住問道。
印象中,他好像記得這個新聞。
胡楊告訴他:“那不是傳聞中的那柄,而是清代打造的出來的七星龍泉劍,劍上鑲嵌北鬥七星圖,劍身和劍柄都比普通寶劍長,木質大漆劍鞘,油漆鮮豔,依稀可照見人影,有龜裂紋路。”
武當山發現的那柄寶劍,胡楊也聽說過,雖然時隔200多年,劍身依然鋒利,鏨花刻有青龍、白虎、玄武、朱雀黃道四象,鑲嵌北鬥七星圖,銅飾鏨刻道教圖案“暗八仙“。
“這樣嗎?”老吳有點尷尬。
他看中攤上的一柄小劍,隻有二十厘米長,沒有劍鞘,劍身居然是綠色的。
“這一把,二十塊錢給你好了。”攤主看老吳,是個殘疾人,也就給了優惠。
老吳就當買一件紀念品,爽快地掏錢。
給了錢之後,胡楊卻跟他說:“吳哥,眼光不錯!是一把好刀。”
“刀?”
不是劍嗎?
(本章完)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