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這是要幫我清理庫存?(2 / 2)

據說,唐朝的時候,曾有一位節度使差一點被陌刀的製作搞的傾家蕩產。

另外,唐末到五代十國時期,頻繁的戰爭,使士兵的更換速度也很快,陌刀的使用技術要長期磨練才能掌握,上戰場的普通新兵還是使用普通的武器較合適。

而且,到了宋朝,一心發展經濟,並不注重軍事發展的朝代,陌刀沒落也就成了理所當然。

“還有就是,陌刀的使用,和唐軍的戰術戰法分不開。

據說,唐軍的陣型與羅馬的很相似,中軍前方為三排陌刀手,後麵是弓弩手,弓弩手也有長槍和陌刀,隨時可以支援陌刀隊。

最後,陌刀真正沒落的原因,我覺得還是唐軍的製度問題。

當時唐軍的製度是製式武器實行管製,不許民間製造,其製造技術封鎖在軍隊之中,軍隊拋棄陌刀後,沒有了民間的繼承,以至於徹底失傳。”胡楊有理有據地分析。

這一頓猛分析,聽得劉暉目瞪口呆。

看不出,這個主播,有幾把刷子的呀!這些理由,不得不說,讓人很信服,哪怕是不懂行的人,聽了也感覺有道理。

他忍不住舉起拇指。

就連葉萍的父母,也暗自點頭,這年輕人雖然年紀不大,但見多識廣。

“哈哈!胡哥這頓分析,把人家小老板都聽懵逼了。”

“又是一個震驚的人。”

“論知識儲備,我就服胡哥。”

……

劉暉拿起另外一把刀,給大家介紹:“這種刀,相信大家都看著很熟眼,電視劇、電影裡麵經常能看到,是明朝凶名赫赫的繡春刀。”

提起明朝錦衣衛,很多人聯想到的就是殺人如麻,血腥暴力的朝廷情報機構,而其中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莫過於錦衣衛的兩大標誌:飛魚服和繡春刀。

明朝是一個中西武器文化交彙的時代,各種冷熱兵器層出不窮,據史料記載,明朝錦衣衛,皇家精銳的佩刀乃是大名鼎鼎的“繡春刀“。

“傳說中繡春刀每一柄都經過千純百煉而成,刀鋒鋒利無比,雙手持刀,力氣大者,可以一刀斬下整隻馬頭。”劉暉跟大家說道。

“又是傳說?”華仔驚訝。

胡楊笑道:“因為繡春刀和陌刀一樣,沒有出土實物,我們隻能通過史書的記載,去了解它們。”

他告訴大家,作為皇室武裝的製式武器,繡春刀達到了古代冷兵器的巔峰,不過,隨著火器的開始出現和發展,皇家開始大量裝備火器,漸漸取代了冷兵器的地位,繡春刀,如曇花一現一般,消失在了曆史的長河中。

此話一出,直播間的觀眾們都吃驚了。

明朝,好像距離我們不算很遠吧?中間就隔了一個清朝,這麼出名的刀,居然沒有出土的實物?一時間,大家都表示質疑。

要知道,明朝錦衣衛深入到了社會的方方麵麵,國內外都有他們的存在,替皇帝監視整個天下,沒有幾萬人,這工作能展開嗎?

另外,也有人心生怪異想法,為什麼殺人如麻的刀,要起一個這麼秀氣的刀名,真是奇怪。

“你們一定會以為,這不可能,明朝錦衣衛那麼多,繡春刀怎麼可能一把都沒有遺留下來?

事實上,不是每一個錦衣衛都有資格佩戴繡春刀。

繡春刀的製作非常精良,無論是材料,還是造工,都是頂級的。根據記載,一些千戶都沒有繡春刀,更不要說錦衣衛百戶以下的人員。

明朝錦衣衛的千戶雖然也有不少人,但千戶也有正副之分,正千戶就十四個人,千戶上麵,就是鎮撫使二人、指揮僉事二人、指揮同知二人、指揮使一人。

那麼,也就是說,錦衣衛裡麵的繡春刀,其實也就是二三十件,少得可憐。”

聽胡哥說完,大家才發現,是自己想錯了。還以為繡春刀是所有錦衣衛的標配,原來不是,居然這麼少,那難怪隻隔了一個清朝,居然找不到一件明朝遺留下來的繡春刀。

“胡哥說得沒錯,繡春刀是千錘百煉的頂級佩刀,在明朝也是稀罕之物,所以今天基本上是看不到的。”不知不覺,劉暉也開始喊胡楊做胡哥。

胡楊忍不住用尋寶眼看了一眼那長長的木箱,微微一愣,沒想到,裡麵居然還有一把寶劍。

他開口:“除了那把陌刀,其他的我都要了,你開個價。”

嗯?這是要給我清理庫存?劉暉心頭大喜。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