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公裡外的小姐姐看到對方加了微信,然後給她轉了五千元,高興得瞬間跳起來,鬼叫不停。
沒想到,她這麼快就收到了福利。五千元,她一個月的工資呀!如此輕鬆就拿到手了。
唐卡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鬱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用明亮的色彩描繪出神聖的佛的世界。
顏料傳統上是全部采用金、銀、珍珠、瑪瑙、珊瑚、鬆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貴的礦物寶石和藏紅花、大黃、藍靛等植物為顏料以示其神聖。
這些天然原料保證了所繪製的唐卡色澤鮮豔,璀璨奪目,雖經幾百年的歲月,仍是色澤豔麗明亮。因此被譽為中國民族繪畫藝術的珍品,被稱為藏族的“百科全書“。
胡楊跟大家解釋:“唐卡的製作,時間很長,最短的也要幾個月才能完成,十多年才完成一幅的也有。這也是它為何珍貴的重要因素之一。”
他得到的這一幅,篇幅不大,內容也簡單,隻是幾個佛像,佛光普照人間的畫麵。
“這值多少錢?”妹子林少芬問道。
胡楊想了想:“不好說。”
“怎麼就不好說了?”
“唐卡在國內,其實並不是很吃香,屬於牆內開花牆外香,在國外很受歡迎。西方人對唐卡有一種鐘愛,是國內市場比不了的。
像我手上的這一幅,放在國內的話,也就是幾萬、十多萬的價格。
但在國外,幾萬、十幾萬就會變成美元,可以貴好幾倍,甚至十倍以上。唐卡在國外的拍賣紀錄,是四百萬美元,那是兩三千萬人民幣呀!
國內的藝術品,很少能達到這種高度的。”胡楊跟大家解釋。
雖然唐卡的曆史悠久,而且一直也深受藏族同胞尊崇,但唐卡作品真正進入國內收藏市場的時間並不長,出現快速升溫也是近幾年才有的事。
胡楊告訴大家,上世紀80年代初期國內藝術品收藏市場剛剛興起時,唐卡的價格一般也就兩三百元,90年起,藏傳佛教藝術品逐漸進入收藏市場後,唐卡的價格才突破千元大關。
就是在前三四年,突破一百萬的唐卡也極少,一般都是幾萬,十幾萬,幾十萬就可以買到精品了。
得!大家長見識了,國內居然還有這樣的藝術品,自己國家不受歡迎,反而在國外大行其道的。
林少芬和方茹吐了吐舌頭,顯然被兩三千萬的數額嚇住了。
方茹朝自己姐妹擠了擠眼睛,說道:“沒騙你吧?一二十萬的東西,真的不算什麼,跟胡哥見識多了,你會知道什麼才是貴。”
這時候,直播間有人忍不住疑問:“這樣的話,在國內弄一批唐卡到國外去,不是很賺錢?”
這種疑問一出來,馬上得到大家的讚同。
就是呀!國內不吃香,在國外卻很受歡迎,價格暴漲,難道就沒有人想到,將唐卡賣到國外去嗎?這樣不是很賺錢嗎?
“嗯!確實有人這麼乾了。你們可以問問老趙,他肯定乾過這種事。
不過,現在國內也開始注重這種藝術品。今年,拍賣市場就有上千萬的唐卡交易。所以,轉到國外也就少了,沒有必要。這種藝術品入境也會麻煩一點,不是一般人能帶出去的。”
好吧!不是自己能賺的錢,大家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