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靜遠堂(1 / 2)

“所以,這個壇子是古董嗎?”林少芬問道。

這時,張慶良也一臉期待地望著胡楊,方茹目光灼灼。

“嗯!敲封泥的時候小心點。這是我以前提過的民國瓷器,不過和前麵說的又有點不同。”胡楊說道。

“洪憲瓷?”華仔忍不住問道。

他算是記住了,以前胡哥跟大家介紹的民國瓷器,就是洪憲瓷,還建議大家收藏,未來的升值空間比較大,門檻也低一點,不是很貴。

胡楊搖頭:“民國時期的瓷器也有幾種,洪憲瓷是袁世凱搞出來的宮廷瓷器,算是民國瓷器的精品。”

“這麼說,這是民窯的?”張慶良問道。

民窯的話,價值好像就要差很多,稍微有點失望。

“雖然是民窯的,但這也是名款,你不妨自己看看底款。”胡楊說道。

大家也知道,款識又稱銘文,本意是指古代鐘鼎彝器上鑄刻的文字。後引申為瓷器等文物上的題銘文字;凡以文字或符號為表現形式且附著在陶瓷器上的特殊裝飾均稱為款識。

張慶良趕緊將壇底朝華仔的方向,讓華仔幫忙看一下。隻見上麵蓋了一個印章,華仔看了一會,才正確讀出來:“靜遠堂製,這個靜遠堂,聽著有點熟悉。”

林少芬和方茹她們挖儘心思去回憶,也感覺靜遠堂聽著有點順耳。

這時候,直播間就有人公布,靜遠堂,也稱諸葛亮殿。該殿為紀念諸葛亮的主要場所,故曆代名人題詞、匾額、楹聯甚多。

“怎麼扯到諸葛亮身上了?”張慶良有點不懂。

這是民國的瓷器,諸葛亮是三國時期的人物,相差了上千年,根本就沒有瓜葛的吧?

胡楊哭笑不得,解釋:“大家想太遠了,靜遠堂隻是徐世昌的一個齋號。這個人,大家肯定不陌生。

不過,大家隻知道他在政治上的成就,很少人知道,他還是一個收藏家,特彆喜歡收藏古籍。

他收藏的古書籍,家藏書達8萬卷,其中宋元珍本極多,有藏書樓‘晚晴簃’、‘書髓樓’等,意即古籍中的精品之書。

另外,他也喜歡刻書,所刻之書質量和書品為上乘,扉頁多印有‘天津徐氏’、‘進修堂開雕’、‘靜遠堂’、‘退耕堂’等。”

接著,胡楊告訴大家,民國時期的瓷器,款識非常多,很多人都喜歡將自己的名號弄到瓷器上麵去。

這有點像某些人出去旅遊,到處留下“xxx到此一遊!”的心態。

“靜遠堂,也可以叫做堂名款,指瓷器上書寫或刻劃私人住所或書房名稱,作為私家用瓷或收藏標誌的款識,內容包括堂名、齋名、軒名、室名、書房名、樓名,閣名等。”胡楊說道。

很顯然,眼前的這一個壇子,就是徐世昌的私家用瓷。

直播間的觀眾忍不住發笑:“現在有私家車,‘私家’兩個字,我還以為是現代才發明出來的,沒想到民國就有了。瓷器也有私家的,長見識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