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占大便宜了(1 / 2)

,最快更新鑒寶直播間最新章節!

吉田正一,拋開他日本人的身份,大家對他的感官還是蠻不錯的,起碼很守信用。才兩三個小時,五件寶物就送到了郵輪上。

其中兩件瓷器,讓正在觀看直播的方館長等人十分震驚,非常喜悅。

那尊霽藍釉方形瓷瓶不用說,拍賣的話,價值兩千多萬。

而另外一件,造型有點奇怪,圓形,腹部大,上下小,其造型尤似古代的鼓。

胡楊告訴大家,這是一個繡墩,又叫坐墩。沒錯!它的功能,就是和凳子一樣,用來坐的。

不過,這麼一件瓷器坐墩,很是華麗。

繡墩呈鼓式,中空,麵微隆起。內素胎,外青花五彩裝飾。墩麵繪一正麵龍騰躍於蓮花水池之上。外壁中間主題紋飾為二龍穿行於蓮花水池中,上下各凸起鼓釘紋一周,鼓釘與墩麵之間和底足之間均繪回紋。

這種凳子的曆史還挺悠久的。

唐代,受佛教蓮台影響,唐代婦女坐具多作腰鼓式,稱為“基台“或“荃蹄“。這些坐具在宮廷中使用,上覆蓋繡帕一塊,故又稱“繡墩“。經宋代的沿襲,至明清,繡墩已成為一種坐具。為凳子中的佼佼者,不僅靈秀,而且富麗。

用專業一點的稱呼,這應該是五彩龍穿蓮池紋繡墩。

這麼一件瓷器出現,讓方館長等人瞳孔都縮了縮,無疑是一件非常珍貴的寶物。方館長忍不住發信息問胡楊,那是什麼朝代的。

“看這風格,應該是清朝康熙年間的。”胡楊說道。

五彩瓷器起源比較早,到了明朝的時候,已經很成熟,而巔峰的時候,應該是清朝康熙年間。

明代五彩瓷器經過數朝的發展,到嘉靖、萬曆時已是相當成熟,質量和數量蔚然可觀,開創了五彩瓷製作的新局麵,在陶瓷史上做出了傑出貢獻。

不過,從某種意義上說,清康熙時的五彩瓷是真正意義上的五彩瓷。

因為明代五彩,如不使用釉下青花,實際上就是釉上紅彩、綠彩、黃彩等而康熙五彩的最大特點是運用了釉上藍彩和黑彩,形成了紅、綠、黃、黑、赭、藍等多種顏色的搭配和運用。

不僅是顏色上,康熙五彩瓷,繪畫工致精麗,生動傳神,改變了明代嘉靖、萬曆時隻重色彩而不講究造型的粗率畫風。其施彩較明代均勻,勾勒輪廓所用線條以焦墨為料,筆鋒勁挺有力,後用油墨彩料,筆觸圓潤柔和。

“哦?怎麼說?”

胡楊解釋:“這些畫工,比如這裡,還有這裡,有西洋的風格。這在明朝,是幾乎沒有的。西洋的畫工風格,是清朝才開始。”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一些特征。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底部的款識,大清康熙年製。

古代,“龍”可不是隨便誰都能用的,一般有龍紋的物品,都是皇宮裡的寶物。這個坐墩,自然也就是來自皇宮,那就是精品中的精品。

大家不用詢問,都能猜測到這件瓷器坐墩的價值。

可是,當胡楊表示,這個五彩龍穿蓮池紋繡墩在八千萬以上的時候,還是把不少人震撼到了。

“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八千萬以上,這種凳子,誰敢坐?”

“貧窮限製了我的想象力,什麼豪華跑車座駕,在這個坐墩麵前,就是個渣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