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直播間正文卷第四百二十二章流浪藝術家老蘇帶大家去的地方,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古玩市場。
尋找古玩,很多人下意識就是去幾個地方,古玩城、舊貨市場、鬼市、掏老宅等等。但其實某些地方,還存在一種場所,是可以找到古董的,那就是地下市場。
“地下市場?在地下室舉辦的嗎?”華仔忍不住問道。
他記得以前和胡哥一起去的黑市,就是在工地地下室。這不就是和黑市差不多嗎?見識過呀!
老蘇頓時嘿嘿一笑:“說是地下市場,但並非就在地下室的,而是一處廢棄的造船廠,占地麵積很大。說是一處古玩散集地,也沒有錯。”
他要帶胡楊等人過去的地方,原本是民國時期就存在的一處造船廠,已經廢棄很多年的。
因為遠離市區等,政府也不願意將其開發利用,才一直廢棄到現在。
大概八九年前,有人在造船廠發現了寶物,吸引了不少人去尋寶。於是,逐漸地,就形成了這麼一個古玩的地下交易市場。
對此,政府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很默契沒有騷擾。
不過,隨著古玩市場的正規化,老蘇覺得,那個地方也將不會存在太久。
“那邊比較亂,大家小心點,東西彆被偷了。”老蘇提醒。
他去過不少次,其中錢包就被偷了好幾次,十分鬱悶。錢包裡的現金,倒也沒什麼,但裡麵的一些卡片之類,就有點麻煩了。
不僅是小偷,碰瓷的也時有發生,乞丐、攤主、古玩愛好者、渾水摸魚的人,甚至盜墓的人,都有可能在那兒找到。
因此,形勢比較複雜,一句話:到了那邊,就小心行事,不要太張揚就對了。
那是一個靠海邊的地方,周圍人煙稀少。但隨著古玩地下市場的形成,一些其他的商販也帶著東西過來。
造成現在這是一個綜合市場,有賣各種東西的,甚至吃的都有。
胡楊他們達到的時候,觀察這裡的環境,果然如同老蘇說的那樣,乞丐也不放過這個地方。他們首先看到的,是幾個“殘疾”人癱坐在地上,跟來往的人乞討。
直播間的觀眾,通過直播間,看到那些乞丐,頓時聲討。
看來,不少人已經上當受騙過。這種乞丐的套路,早就不新鮮。什麼斷腿的之類,都是假的。你要是暗中觀察,就會發現不久之後他們能站起來離開。
至於那些什麼家裡人生了重病,擺出一係列醫院的證明,求好心人幫助等,都是假的,就是要騙大家的同情心。
“隻從幾年前,我被騙後,就再也沒有相信過這種乞丐。媽的!我不是稀罕自己給的一百幾十塊錢,是為自己被騙生氣。”
“不值得同情,哪怕真的殘疾。”
“同情什麼?人家分分鐘有幾套房,還有車。現在的乞丐,可不窮。”
……
老蘇也笑道:“不用管這些人,並不可憐。上次,還發生了乞丐鬥毆的事情,好像是為了爭奪地盤。”
此話一出,直播間的觀眾們目瞪口呆,才敢寫的情節,居然在現實中發生?
其實,這種事情很正常,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一個地方,對任何一種團體,都是有容量的,超過這個容量,那一行的競爭就會很大,很可能大家都混不下去。
所以,對所有人、各行各業而言,地盤都很重要。乞丐也一樣,一個地方,乞丐太多,怎麼混吃?
所以,乞丐為了爭奪地盤,打架鬥毆也就不奇怪了。
“你們不要驚奇,對各個行業,守住自己的地盤,以及開拓自己的地盤,都是非常重要的。”老蘇說道。
就像現在的其他行業,市場占有率,就是地盤,競爭比乞丐爭奪地方還要猛烈。
胡楊笑了笑,沒有說話,目光落在不遠處,正在地麵上寫字的流浪者。從他穿的衣服來看,這人更像是乞丐,大概四五十歲,一頭長發,胡子也滿臉,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不修邊幅。
這人,跟乞丐不一樣,雖然也接受彆人的饋贈,但一聲不吭,從不開口求彆人可憐,給點錢什麼的,隻是專心地在地上用粉筆寫字。
在某些人眼中,這就是行為藝術者,不會在意彆人的目光,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頗有點當年犀利哥的味道。
“彆的不說,人家這粉筆字,真的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