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楚懷王,還是很多人不知道這麼一個人,但是他重用的人裡麵,有一位是家喻戶曉的,那就是屈原。
在禮崩樂壞的戰國時代,楚懷王是禮樂文明培養出楚國的最後一代國君之一。繼位早期,破格任用屈原等人進行改革,大敗魏國,楚國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執政中期他誤信秦國宰相張儀,毀掉齊楚聯盟,國土淪落,楚國從鼎盛走向了衰亡。
我們經常談到的絲綢之路,大家會不由自主地想到漢唐宋。
但其實,當時的楚國已經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與西亞、南亞的一些國家進行經濟交流,可以印證“世界第一大國“之說。
執政伊始到客死秦國的楚懷王,是一幕悲喜劇。執政初期,楚國國家富裕,他本人亦願圖強,因此此階段是一幕喜劇。然而,自前312年起,楚國在丹陽、藍田兩次大的戰役中敗北,楚國由盛轉衰,懷王的喜劇瞬間成了悲劇。
可以說,一手好牌被他玩得稀巴爛。
“看到了什麼?”老蘇問道。
“你瞧瞧。”
老蘇迫不及待架起放大鏡看了一會,問道:“這兩個字很古老,不認識呀!”
胡楊解釋:“那是一個名字——熊槐。”
可老蘇還是想不起來,這是誰,隻是他也不好意思追問。反而華仔他們不恥詢問:“胡哥,熊槐是誰?”
“他是戰國時期楚國的最後一位國君,大家叫他楚懷王,我們熟悉的屈原,就曾經是他的能臣。”胡楊進一步解釋。
這回,大家都了解了。
同時,還很吃驚,這個金蟬,曆史居然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
也有人質疑,春秋戰國時期,有這麼高超的鑄金術了嗎?能把黃金做成這麼小的金蟬,還栩栩如生。
根據大家的了解,就算是到了漢朝,雕琢方麵,漢八刀其實還是比較粗糙。
這個金蟬,大家不清楚是鑄造的,還是雕琢的,但總感覺不像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那時候,應該還做不到這麼精細的。
事實上,戰國楚雕刻藝術有許多作品,如神奇的虎盆座飛鳳、譎怪的“鎮墓獸“雕刻,形態輕盈優美的虎座鳳座鼓,各種形式的雕刻座屏、寫實的木雕鹿、具有抽象意味的木雕辟邪和幡蛇樽以及各種狀態形象的漆盒等等。
胡楊給大家解釋:“其實,戰國那麼多國家,楚國的鑄造技術,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可以很負責任地說,就是加上國外其他的文明古國,楚國也敢稱第一。
就說寶劍吧!古代春秋戰國時期遺留下來的青銅名劍,幾乎都是楚國出品。一些技術,比如防腐蝕技術等,哪怕放在今天,也能讓人拍案叫絕。
不過呢!這隻金蟬,確實不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產物,應該是明朝的。可能是某位雕琢大師,為了紀念楚懷王而雕琢的。”
“胡哥,那它值多少錢?”華仔問道。
韋正義一家也頓時豎起耳朵。
胡楊想了想:“三十萬到五十萬之間吧!”
韋正義一家大喜,如果單純以黃金價計算,頂多就是一千幾百塊錢。考慮到它是藝術品,韋正義的父親一度覺得,能賣到五萬左右,就非常好的。
而沒想到,價值遠遠超過其他的意料,豈能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