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比拚手藝(1 / 2)

鑒寶直播間正文卷第四百五十章比拚手藝葉梅對接下來的尋寶之旅十分期待,很慶幸能結識胡哥這樣的能人,還是個樂意照顧他人的能人。

他們繼續往前走,遇到一個現場剪紙的檔口。

隻見坐鎮檔口的手工藝人,是個壯年男子,持著一把鋒利的剪刀,正在給人剪肖像,五十元一份,還包括裝裱到相框裡麵。

不過,顧客貌似不太滿意。

那壯年男子剪紙很快,幾乎是看幾眼人,就開始哢哢哢地剪,十來二十分鐘就剪好一幅作品。

那剪紙看上去是挺好看的,但那位女顧客總感覺不怎麼像自己,所以對那幅作品不滿意,不想買單。

於是,雙方爭執起來,圍觀了好幾個人。

胡楊他們看了一會,也不得不說,那位女顧客說得有道理,確實不怎麼像。另外,認真觀察這個人的作品,就會發現,他的所有作品其實都差不多,大同小異,就好像是一個模板出來的,隻是根據不同的人,稍作修改。

齊宏業是這方麵的高手,一看那些作品,就鄙視起來。

這才沒猜錯的話,剪紙天賦其實很一般,隻會剪那麼幾種麵孔,是早早就練好的。所以,他看了人之後,對比自己練好的幾種麵孔,那種更像一點,就剪那種出來。

就像是彈鋼琴的人,有些人為了裝逼,就隻練那麼一兩首歌,連熟悉之後,甚至可以盲彈,就給人很厲害的感覺。

眼前的這個人,也是一樣的騷操作。

老實說,齊宏業看不慣現在街頭賣藝的所謂手工藝傳人。並不是說,出來賣藝很丟人,而是借著傳統藝術來坑人,給傳統藝術抹黑,這才是齊宏業很不爽的地方。

就像當下的武術之類,不少人就是披著武術的名頭為自己賺取利益和名氣,也是在給傳統的武術抹黑。

看看現在的網絡,有多少國人還對武術有好感?大家的評價,無非就是空架子之類,搞得連自己人都看不起自己的傳統文化。

造成這種結果,那些人難道不該死嗎?

於是,齊宏業就忍不住幫那位女顧客說兩句,懟道:“確實很一般,也不像,倒是像工廠生產的,和你的其他作品,區彆不大。”

這就有點得罪人,那位女顧客看向齊宏業一臉欣喜,終於有人支持她。

剛剛雖然圍觀的人也有幾個,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全都是看熱鬨的。即便她說的是事實,人家也沒必要招惹麻煩。

這種情況,在中國實在是太常見,大家隻看熱鬨,不幫忙維持正義和公道。

和檔主爭吵了快兩分鐘,終於有個人站在她這邊幫忙說話,怎麼不感動?

“聽聽,人家路人都看不過去了。”

那壯年男子手持著剪刀,頗有點威脅力,怒瞪齊宏業:“小子,你以為剪紙是拍照?還能一模一樣?你能剪一個稍微像樣的出來,算你贏。不然,今天不道歉,你彆想走。”

胡楊自然是幫齊宏業說話,嗤笑道:“借著傳統手工藝的名頭賺錢,說你幾句還不行?你試著留我們看看。”

直播間的觀眾們,對這種坑人的人也不感冒,有點反感。

而且,還有人上當過,不少人外出旅遊,就經常遇到過這種所謂的手工藝,比如捏肖像,捏出來的根本不像,但人家已經捏出來,不給錢的話好像說不過去,隻好捏著鼻子認了。

可是,出來旅遊的好心情就被破壞掉。

“我更尷尬,本來是送給朋友的,網上訂購,根本不知道成品怎麼樣。我朋友過完生日才問我,那玩意捏得是誰?”

“支持老齊,乾他!一些景區的名聲,往往也是這種人敗光的。”

“最主要是,大家以後怎麼看待傳統手工藝?人家下次一聽到剪紙,估計就忍不住撇嘴:垃圾!”

“檔主會後悔的,根本不知道,人家齊宏業就是剪紙的正宗傳人。”

……

有胡哥撐腰說話,齊宏業膽子更大起來,從檔口拿起一張紙:“把剪刀給我,睜大眼睛看看什麼才是剪紙,彆出來丟人。”

這一幕,吸引了更多的人圍觀。

比鬥剪紙嗎?這種手藝,很多地方都還存在,尤其是農村,剪窗花、雙喜字等等,但你想要拿來撈錢,好像就不太實際。

剪紙在中國農村是曆史悠久,並且流傳很廣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這種民俗藝術的產生和流傳與中國農村的節日風俗有著密切關係,逢年過節亦或新婚喜慶,常常會貼“囍“這個字,人們把美麗鮮豔的剪紙貼在雪白的牆上,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門上、燈籠上等,節日的氣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濃鬱喜慶。

在胡楊看來,這是一種鏤空的藝術,主要表現在空間觀念的二維性,刀味紙感,線條與裝飾,寫意與寓意等許多方麵。

作為民間藝術的剪紙,具有很強的地域特點:陝西窗花風格粗樸豪放;河北和山西剪紙秀美豔麗;宜興剪紙華麗工整;南通剪紙秀麗玲瓏……

齊宏業不再廢話,操起剪刀,一頓猛操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