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絹宮扇(2 / 2)

古代的蘇扇,蘊含著一種風雅,也包含著一種風情,它是文人雅士們身份和才學的體現,各類名人題詩作畫,千金難求,它還是閨房小姐們掩麵遮羞的一種方式,嬌嬌怯怯。

我們觸摸絹宮扇的扇麵,感受到的是吳地織造的發達;品鑒折扇上的書畫,樂賞文人雅客的筆墨之精;把玩檀香扇的扇骨,體味蘇州手藝人的靈巧匠心。

這同樣是一門傳統文化,蘇州,作為國內傳統工藝文化最鼎盛的城市之一,絹宮扇隻能說是冰山一角。

“網上買會更便宜。”葉梅提醒柰子。

她之前還專程在網上看過,這種扇子十多塊錢就能買到。隻要是一部電視劇捧火的東西,很快在網上就能買到,商家永遠都是嗅覺最高的一群人。

而這裡的地攤貨,竟然貴一兩倍,不是坑人嗎?

胡楊卻說道:“網購的那些,用料基本上都是假的,隻有一個樣子貨,所以便宜。真正手工製作的絹宮扇,幾百上千元都不奇怪,甚至能賣到上萬元的。”

總之,一樣東西的價值,還要看品質。絹宮扇這種手工品,無論是扇麵,還是扇柄,用材不一樣,價值天差地彆。

“如果是古董,那就更值錢了。”華仔也說一句。

扇子這種東西,跟著胡哥也見過不少,之前就遇到過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折扇。

葉梅嘖嘖稱其,才發現原來很多東西都能充當古董,長見識了。

柰子挑了兩件,給室友葉梅送了一把,都是在胡哥的指點下買的。

“這兩件還不錯,應該是民國初期的東西,而且還是一對的,你們看扇柄上,有刻字。”胡楊對葉梅和柰子說道。

兩女趕緊查看扇柄,很快就找到了刻字,分彆是:夏竹、秋菊。

而扇麵上的繪畫,對應的就是竹子和菊花,還有一句詩。

“雖然看不出是何人製作的,原本的持有者是誰,但它們肯定是定做的,價值也就高一些。”胡楊說道。

事實上,他猜測應該是古代青樓之類場所的物件,古代不就喜歡這種起名的嗎?春夏秋冬都有。

所以,這很可能不僅是一對,還是一套四件的,隻是另外兩件可能被人買走了。

從用料上看,無論是扇麵用的絹絲,還是扇柄,都頗為講究,不是普通老百姓能用得起的。

最後,他補充一句:“這種比較難找買家,就自己留著收藏吧!”

隻有葉梅覺得有點可惜,不能轉化成金錢。

又逛了一會,不知什麼時候,華仔和齊宏業居然買了東西,一臉滿意的樣子,看來還是淘到了好東西。

胡楊一看,頓時無語,兩人弄到的居然是子彈殼。

在收藏界,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有,其中就包括子彈殼。如果是沒有試過用的子彈,國內是不允許收藏的,相當於私藏槍支彈藥,後果嚴重。

不過,使用過的子彈殼則完全可以收藏,這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炮彈殼都可以收藏。

男人,似乎很難抵擋這種東西的誘惑,即便它隻是一個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