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泥叫叫(1 / 2)

</p>

在老攤主依依不舍的歡送下,胡楊等人離開那個小攤。

華仔才從打量那件物品回過神來,詢問道:“胡哥,這是什麼?”

這東西,看著有點像鴨子,頭頂還有一個孔,中間是空心的,鴨子尾巴則像一個煙嘴,可以叼在嘴上,搞不明白是做什麼用的。

“樂器嗎?”柰子也有點好奇。

胡楊意外地看了眼柰子:“算不上樂器,但有類似的功能,可以說差不多吧!這是泥叫叫,也叫娃娃哨。其實,就是古代小孩子玩的哨子,確實是用來吹的。”

這種傳統工藝品的起源沒有很遠,也就是兩百年左右的曆史。

據說,在清末的時候,魚化寨有個東圍牆村,村裡有一個“娘娘廟“,裡麵住著兩位從外地流落至此的老漢,以做泥叫叫為生。因其樂善好施,村上小孩都有泥叫叫玩耍吹唱。兩個老漢的舉動啟發了魚化寨人的靈性,後來村民們相繼投入泥叫叫的生產,因此,東圍牆村後來被譽為“泥叫叫村“。

作為一種傳統民間工藝,在過去,每逢農閒時節,村子裡家家戶戶取土做泥叫叫,送到古城西安城隍廟、八仙庵等地,由挑擔小販穿街走巷叫賣,十分暢銷。泥叫叫亦成為當時孩童們心中不可多得的玩具。泥叫叫從清末至今,經曆了起起伏伏。

如今,魚化寨當地的村民早已經不再製作泥叫叫,甚至一些年輕人已經不知道泥叫叫為何物。

聽胡哥解釋,華仔還真吹了一下,能發生哨聲。

大家才了解,原來這是古代的小孩子玩具。看這玩意,就知道是一件工藝品,有曆史的話,自然也稱得上是一件古玩。

葉梅看了一會,說道:“這是泥捏成的,值錢嗎?”

得!一聽這問題,就是古玩小白才會問出來的。

泥捏的就不值錢?大把寶物都是泥捏的,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都有。

胡楊笑道:“它是紫砂做的。”

葉梅似懂非懂:“原來是紫砂,不是泥。”

華仔都有點受不了這個問題,忍不住提醒:“紫砂也是一種泥。”

“啊!是嗎?紫砂也是泥?”葉梅驚訝。她聽說過紫砂這個詞,不是經常有人說紫砂壺嗎?但她沒有見過實物,一位紫砂是一種沙子,沒想到也是一種泥?

直播間的觀眾,見有人比他們還要菜鳥,還要沒見識,頓時哈哈大笑。

胡楊隻好解釋,紫砂泥原料,主要分為紫泥、綠泥和紅泥三種,俗稱“富貴土“。

其實,紫砂的泥色有很多種,也有人叫“五色土”。除去主要“五色“的朱泥、紫泥、段泥、黑泥、墨綠泥外,尚有白泥、烏泥、黃泥、鬆花泥等各種色澤。

紫砂燒成的紫砂器不掛釉,而是充分利用泥本色,燒成後色澤溫潤,古雅可愛,紫砂器麵還具有亞光效果,既可減弱光能的反射,又能清晰地表現器物形態、裝飾與自身天然色澤的生動效果。

紫砂陶質地古樸純厚,不媚不俗,與文人氣質十分相似,以至文人深愛篤好、以坯當紙,或撰壺銘,或書款識,或刻以花卉,刻以印章,托物寓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