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這個銅壺,被胡哥稱作“宣德色”,讓人不由自主想起明朝大名鼎鼎的宣德爐,大家想知道,兩者是不是有什麼關聯。
胡楊看到大家的反應,點頭道:“它們之間有一定的關聯,你們看那銅壺的顏色,暗淡中卻蘊含著珠光寶色,有一種厚重感,卻有奇光散發,就像是才華橫溢的人,無論怎麼低調都在發光一樣。這種色澤,被稱作宣德色。
而他們的著色工藝,就是起源於明朝宣德年間,屬於我們這邊流傳過去。
這種著色法傳到日本之後,玉川堂代代將其繼承下來。宣德色是用銅鏽和硫酸銅的混合液煮透的著色技術。讓人不禁遐想到日本海的夕陽其流暢的質感,持續使用數十年之後,在歲月的演繹中慢慢地轉變為濃厚的楓葉紅。
說來慚愧,我們古代一些優秀的工藝自己沒有繼承下來,反而被其他國家給保存了。”
大家沒想到,那隻銅壺竟然還和明朝有淵源。不過,大家也僅僅隻是短暫的驚訝,隨後釋然。
日本作為最崇尚中國文化的幾個國家之一,山寨了非常多古代的工藝,以及其他文化。就連他們現在的禮儀,也基本上是抄中國作業的。
正如胡哥所說的,確實慚愧,像宣德爐的打造技術,即便到了今天,依舊不能複原,這種技術的一部分,卻出現在日本,情何以堪?
“唉!隻能說,我們祖宗給我們創造了很多好東西,卻沒有珍惜,好多都遺失在曆史的長河中。”
“現在更有一些傻逼,覺得我們中國文化對現代社會進步沒什麼貢獻,所謂的四大發明,根本沒有技術含量,鄙視那不是發明,人家一個愛迪生,就吊打我們中國幾千年的文明。”
“那種傻逼,理他們乾什麼?連讓他們吃飽飯的袁老都噴,噴我們的祖宗,又有什麼出奇的?”
……
大家正在討論的時候,競拍已經開始。
這雖然是件日本貨,但畢竟是日本皇室的物品,還是有不少人感興趣的。其中,就包括那位新加坡富商李先生。
才兩分鐘,就完成了六十多次的競價,從五萬底價上升到八十萬人民幣。
柰子喊價一百萬,讓她身邊的葉梅咋了咋舌,自己的室友也是一個小富婆呀!想到人家有祖傳寺廟,也就不奇怪了。
誰都沒想到,一件日本的文物,最後能跑到三百多萬的價格,被柰子一個年輕美女給拿下。
現場一些人紛紛側目,心裡暗想:現在的年輕人,很瘋狂呀!
之前,胡楊以兩千多萬拍下一幅畫,現在他身邊的女子又以三百六十多萬拿下一個銅壺,這個人實在是花爹的錢不心疼一樣,敗家子呀!
最鬱悶,無疑就是李先生。
前麵胡楊和他搶東西,現在連他身邊的女人也和他搶東西,簡直有仇一樣,好久沒有人跟他這麼對著乾了。
而舉辦方暗想:還好,沒有得罪這幾個年輕人,目前來看,他們才是這場拍賣會的主角呀!貢獻率最高。
在場的大人物有不少,但似乎都沒有胡楊這幾個年輕人肯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