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意外真相(2 / 2)

如今,胡楊直接給他們提供了證明的方法。

“老五,趕緊報警。”一個村民立即說道。

那男子馬上慫:“彆,我給五萬。”

然而,村民聽到剛才胡楊的話,瓶子不止五萬元,自然不可能再接受你這五萬元,而且被你這麼一鬨,大家也不想輕易放過你這孫子。

帶領胡楊的那兩位村民,微微鬆了口氣,暗想:還好,這年輕人是個講道理的,沒有盲目相信彆人的話,人雲亦雲。

“這好像是青花瓷吧?”徐宏問道。

胡楊點頭:“嗯!是清朝末年的青花如意瓶。”

大家一聽,就知道很靠譜,很專業,碎成這樣,連什麼瓶子都說出來,可見人家的觀察得很認真。

胡楊告訴他們,如意瓶其實很多人都見過,隻是不知道那是如意瓶而已。

小時候看西遊記,觀音菩薩手持的瓶子,插有柳枝的,那就是如意瓶。

如意瓶古為菩薩手持,瓶中多插有柳枝,在中國民間及佛教造像中多有出現。“瓶”與“平”諧音,寓意稱心如意,福壽平安,象征祥瑞。

“當然了,如意瓶也有不同造型的,比如雙耳如意瓶等,造型上差彆很大。但經典的如意瓶,有點像我們以前見過的玉壺春瓶,瓶頸稍大,瓶底稍尖。”胡楊解釋道。

如意瓶也曾經拍出過天價,是一件清乾隆宮粉地洋彩鶴鹿同春如意瓶,最終拍出1.2億的天價。

不得不說,清朝的瓷器,以乾隆時期的最貴重。

眼前的這一件,屬於清末的,這時候的瓷器已經日薄西山,遠沒有乾隆時期的珍貴。

“宣統?這是清朝的一個年號嗎?”有人問道。

“是的!宣統是清朝最後一位皇帝的年號,在位的時間很短,隻做了三年的皇帝。這個時候的青花瓷也有高品質的,很多都是仿古瓷,比如仿康熙的。不過,由於時代的進步,此時製瓷已采用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所以宣統瓷已具有現代瓷的特征。

所以,它看上去,有點像現代的瓷器。”

或許,也正是這樣,之前那位給三萬價格的買家才沒有下決心花錢買走吧!

事實上,宣統年間的青花瓷為了滿足市場需要,特彆是滿足廣大農村市場的需要,民窯粗瓷產量大大增加,間或生產少量仿古瓷和藝術瓷,中檔瓷器幾乎不見生產,給人們的印象是景德鎮瓷業急劇衰落,這正是受當時形勢所迫的寫照。

眼前的這一件碎掉的還好,屬於官窯的,品質還算過得去,所以它的價值應該在八萬左右。

“要是沒有這個款識,怎麼區分?”徐宏認真地問道。

“看胎釉吧!如果把同治、光緒、宣統三朝同類的青花瓷盤作一比較,宣統瓷胎最薄,其次是光緒,最後是同治。

還有就是青花料,從宣統開始,青料開始使用進口的化學青料,這不難鑒彆。”胡楊笑道。

村民卻問:“那這瓶子原本值多少錢?”

這是大家都最關心的問題,就連那位想要逃避責任的男子也緊張地看向胡楊。

“瓶子的品質,在當時來說,不算頂尖的水準,隻能說是官窯瓷器中的中等水平。加上瓶子的型號不大,等因素,依我看,它也就是八萬左右,上下一萬的幅度浮動。”

有了這句話,該怎麼賠償,村民已經有了主意,紛紛跟胡楊表示感謝。

“客氣,我隻是看不慣這種行為而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