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葉梅的疑惑(2 / 2)

確實呀!中國是沒有獅子的,那玩意甚至整個亞洲都很難發現,非洲比較多,怎麼走進中國視線的?還是從漢朝就開始出現。

“這沒什麼奇怪呀!獅子我們中國沒有,但西亞和南亞的印度都有。佛教能傳進來,獅子進入中國,不是很正常嗎?實際上,獅子的形象,也是佛教弄出來的。”胡楊笑著解釋。

他告訴大家,中國古代帝陵以石獅為門獸的思想,主要來源佛教的影響。獅子產於非洲和西亞地區,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東西方交往,獅子開始運到中國。

唐朝中西交往更加頻繁,這些國家將獅子作為珍貴貢品獻給中國。獅子的到來,伴隨的是有關獅子的神話傳說和崇奉信仰一同傳播到東方,尤其是獅子在佛教中的地位獨特,隨著佛教的興盛,獅文化也傳播開來,漸漸人們把它置於陵前代替避邪把守大門。

後來,不僅僅是陵墓,就是皇宮、官府,甚至大門大戶人家,都喜歡用獅子所謂鎮宅的門獸。

直播間的觀眾們感歎:在古代,不得不說,佛教是外來文化入侵最成功的案例。當然了,佛教文化也被中國文化同化,才能這麼順利傳播。

中國的文明就是這樣,所有外來的東西都很容易被同化,變成有中國特色的東西,想要保持原汁原味,那幾乎是不存在的。

“這石獅子真的值那麼多錢?”葉梅又忍不住問。

“唐朝的石雕很出名,當然,最貴重的還是石佛,就算是一顆佛頭,完好無損的話,拍出一百幾十萬是很輕鬆的事情,一些精美的,甚至幾百萬上千萬。這也是列強入侵我們中國的時候,經常把佛頭撬走的緣故,害得不少唐朝遺址的佛像都變成了無頭佛像。”

當時,官府的石雕作坊由勞務製轉變為了工役製,使手工作坊逐漸興起。工匠們的獨創性被充分地調動了起來,有不少傑出的石雕工匠載入了史冊,這是唐代石雕領域的一大特色。

由於唐代的文學思想比較活躍,工匠們注重對生活的觀察和體驗,在雕刻過程中注重藝術的獨創性,往往能夠大膽的去想象,新穎的構思成就了唐代鼎盛的雕塑時代。

“你們看這對獅子,體型不算大,可氣勢磅礴,頗有懟天懟地的架勢,這也是大唐的精神麵貌。唐代成雙的石獅子,保留到今天,已經不多見,加上這對石獅子的雕琢很有意思。我猜,這應該是古代等級很高的衙門擺放的。

所以,一百來萬也不算什麼。你們要知道,就算現在雕琢一對石獅子,花幾萬塊也是正常,用料好的,甚至十多萬。”

胡楊一邊說,還一邊把石獅子的照片拍了不少,上傳到群裡。

都不到兩分鐘,就有人求上門,想要購買這兩座唐代石獅子。

“瞧,這不有人兩百萬要了嗎?稍微迷信一點的,彆說兩百萬,五百萬人家也要拉回去鎮宅什麼的。”胡楊笑道。

葉梅等人啞口無言,隻能在心裡暗道:有錢人的想法,他們真搞不懂,也理解不了。

徐宏倒是可以理解,他見識的有錢人不少,有些人一棟房子就過億,拉兩頭幾百萬的石獅子回去,根本不當什麼。

他由衷佩服胡楊,這隨隨便便就是賺上百萬,有能力,也有人脈和門路,這樣的人才是最牛的。

村長已經安排好,走過來,詢問胡楊還有什麼要求之類。

“沒其他的了,你們弄起來後保護好,今天或者明天就會有人開車過來拉走。”胡楊跟他說道。

這村長要是知道,胡楊轉手就翻了一倍,賣出兩百萬,估計就笑得沒有那麼開心了。

“村長,我這還要帶小哥他們去族長家,他家不是有幾件寶物嗎?小哥為人公道,賣給他最好。”

村長擺擺手:“那你去吧!小胡確實是實在人,東西賣給他沒有錯。”

一對石獅子,就給一百萬,相信其他古董收購商是給不了的,能給個十萬,恐怕都是良心發現。:,,,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