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玩這麼大?(1 / 2)

</p>

古代的食盒,也就是現在的飯盒嘛!

直播間的觀眾們,忽然對那玩意倍感親切,尤其是一些上班族,帶中午飯是很正常的事,自然離不開飯盒。

“你們看,它還自帶隔熱保溫的裝置,做得很用心。”胡楊說道。

大家認真一看,服了。古代人都玩得這麼高級了嗎?還帶保溫的?

就連徐宏都感覺有點扯,忍不住說道:“古人這麼厲害了嗎?”

胡楊見這些人一個個都露出驚訝的表情,笑著反問道:“你們是把保溫技術看得有多高級呀?這種技術很難嗎?什麼隔熱隔音之類,不就是多弄一兩層?

古人更匪夷所思的技術,你們也不是沒見過,有什麼好奇怪的?”

呃?

大家想了想,也為自己的想法感到可笑,好像也是哦!那根本不算什麼黑科技。

如果要說扯的話,最匪夷所思的還是中國古代科學家張衡發明的地動儀,能預測地震的。就是今天的科學技術,都難以預測地震,古代卻有了儀器,怎麼不讓人吃驚?所以,不少自己中國人都不相信。但你不相信,不代表一定沒有。

就說前麵那枚銅印的機關技術,就要比這所謂的保溫技術強很多。

不要說這玩意,考古學家甚至還挖掘出春秋戰國時期的“冰箱”,用於事物的保鮮。

隻是那並非現代的冰箱,隻是簡單地青銅器,做了很多的隔層,用於放冰塊,保持內部的低溫。

胡楊說完,跟族長這家人說道:“東西我們就先放這裡,我們打算再去走走。”

這村的村民,當然希望胡楊這種公道的人多走走,而不是便宜了某些奸商。

“行,去吧!到差不多吃飯的時候,我讓人找你們。”

……

接下來,胡楊也沒有麻煩那村民繼續繼續帶路,總是麻煩人也不好,看他的樣子,好像也不是很閒的樣子。

實際上,這幾天,村民沒有多少個人是空閒的,家家戶戶都有很多事情要忙。

離開這家人之後,葉梅才問道,那食盒價值幾何。之前在人家的家中,當著原主人的麵,不好意思問。

要是不怎麼貴重還好,太值錢的話,那家人恐怕心裡不痛快。

“那是清朝的食盒,紫檀做的,象牙鑲邊,我也是第一次遇到。按照食盒的材料,還有做工來估價,它少說也值百萬以上。”胡楊說道。

他告訴大家,明清時期,文人雅士出遊的食盒裡,除了吃的,還會裝上筆墨紙硯、書籍手稿等。

所以,食盒雖然很早就出現,但一直到明清時期,文人才對它產生了興趣,參與設計,提盒才精巧起來。有些小型提盒使用紫檀、黃花梨等貴重木材製成,講究的還有雕漆或百寶嵌裝飾。此時,食盒已不用作盛食物,而是作為貯藏玉石印章、小件文玩之具。

剛才胡楊得到的那食盒,雕工十分精細,主體的部分用鏤空精雕的象牙片,嵌於框格中,像是絲毯一般。

象牙片上還雕有人物、鳥、獸、庭園景物和船等場景。

蓋鈕、盒身框架及提手,都染有或淡藍或紅色作為點綴。顯然,這不是一件實用器,一開始就是藝術品。

其實,後麵的大家都懶得聽,得知那是紫檀、象牙做的,已經明白那玩意很值錢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