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老師還好,不至於露怯,王老先生就有點怯場,畢竟是農民,接觸過最大的官,估計就是村長。
大家知道他以後就是博物館的館長,多少給了點麵子。
土地很快就會批下來,位置也已經找好,但麵積不是太大。這座城市雖然連三線城市都達不到,但有些地段也是寸土寸金的。
“足夠了,我們也沒打算修建得很大,主要還是古代農具的收藏品不多,尤其是有檔次的。在這,我感謝各位領導的關愛和支持……”
雙方聊了一兩個鐘頭,把一些具體的問題都聊得差不多,大家都比較滿意。
中午,陪大家吃了一頓,下午則是去一趟王老先生的家,看一看那些農具的收藏品。
王老先生容光煥發,從昨天開始,他把這個消息告訴老伴,老伴顯得比他還要激動,有種丈夫終於成才的感覺。
誰能想到,一個農民最後混成了博物館的館長?
這個消息,在村裡傳開,全村上下都震驚,一個個跑到他家詢問真假。村長聽說,這老王連副市長都見了一麵,甚至一起吃了飯,全都不敢用以前的目光看老王了。
以前,村裡總有人暗地裡說老王就是傻,有那錢,買幾斤豬肉吃不香嗎?非要搬一些破破爛爛的農具回家放著,都不知道他圖什麼。
如果是寶貝,可以賣錢的,他們是可以理解。但在他們看來,那東西算古董嗎?根本沒有人要的好不好?
可是,得知老王就要當博物館的館長,他們才明白,人家這些年來的堅持,沒有白費。
王老先生的兒子、兒媳婦都回到老屋這邊。他們關心的,是老頭子當館長之後,薪水怎麼樣?能不能安排幾個親人進去等等。
聽到兒子回來問的是這問題,老王有點失望,讓老伴趕他們回去。胡楊請他當館長,他就感激不儘了,哪裡還會往裡麵塞一些亂七八糟的人?
他們真以為,當了館長,博物館就是自己家開的嗎?
至於薪水收入,胡楊已經定下來。他作為館長,月薪兩萬,任老師是副館長,以後的工作可能比館長還要繁重,所以薪水也一樣,還有一些其他的福利。
可以說,兩個老人,有這份收入,已經比很多年輕人都要好,足夠了。
像王老先生,以往一年也存不到三五萬呀!他對這份工資很滿意,甚至覺得自己拿多了,有點慚愧。
“王老哥,以後要坐鎮博物館,還回村子挺麻煩的,乾脆將老嫂子也接出來,找個地方住應該是不難的。”胡楊建議。
任老師也笑道:“乾脆到我家附近,有伴,我那附近房子是老舊了一些,但像我們這種年紀的人也多,有話題。”
王老先生想了想,也覺得有道理,他以後的薪水,足夠他們兩夫妻過得很好,還能接濟一些兒子的家庭。
他雖然對兒子不怎麼滿意,但始終是孩子,怎麼可能真的不理會?
最主要的,還是想要老妻子享享福,跟了自己那麼多年,吃了不少苦,他心裡也有愧。
“行,那過段時間看看,而且我還要和老伴商量商量,她的意見很重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