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也就水如月以3888的價格買下那手串,其他人看了一遍,均沒有購買的**,而老板也不覺得失望,歡送大家離開。
“這好像是琉璃。”華仔看著水如月買的那手串說道。
琉璃大家都不陌生,有人認為那就是古代的玻璃。
可嚴格上看,琉璃和玻璃的性質是不一樣,它們燒製的材料就不一樣,本質肯定也會有區彆。
也有人說,琉璃一出生就是工藝品、藝術品。而玻璃,不過是廉價物品,和琉璃不能相提並論。
這種說法,也不夠嚴謹。
事實上,在國外,玻璃工藝品一直都是收藏的熱門種類。貴重的玻璃工藝品,甚至拍賣到幾百萬、上千萬的美金,拍賣紀錄甚至超過琉璃。
胡楊點頭:“算是吧!”
“算是?”徐宏等人不解。
“算是”這個詞,讓人費解,這玩意還有算是這種說法的嗎?古董文玩,是就是,不是就不是的吧?
“嗯!這是一件清朝的琉璃手串,一共十八枚珠子,每一枚珠子都點綴著一尊羅漢,所以我們可以稱之為十八羅漢琉璃手串。
剛才,我說‘算是’琉璃,這並非敷衍。
其實,真正的古法琉璃,在明朝的時候已經失傳,我以前也是和大家談到過的。可為什麼,清朝還有琉璃?而且,大量生產。
這麼說吧!清朝到現在的所謂琉璃,和最初的琉璃是不一樣的。清朝的琉璃,我們習慣上叫料器。”
胡楊解釋,所謂的料器,就是用加顏料的玻璃原料製成的器皿或手工藝品,也就是當時琉璃。但這個時候的料器,本質上已經是很接近玻璃,說是玻璃工藝品也不為過。
明清時期,料器生產就兩個地方最出名:首都北京,以及山東的博山。
博山料器以仿製玉石、瑪瑙、珊瑚等名震四方。特彆是實用性與裝飾性相結合的料器雕刻,製作極為精美。
北京料器精工細製,五光十色,令人歎為觀止。其中的仿玉製品,幾可亂真,其工藝水平達到精美絕倫的程度。
大家聽了之後恍然大悟,一直以來的疑惑也就解開了。
可不是嗎?總是說古大琉璃在明朝的時候已經失傳,可明清時期的琉璃器並不少見,說不通呀!原來,這個時候的琉璃,已經不能算是真正的琉璃。
“那料器,值錢嗎?”阿豪問道。
水如月最關心這個問題,豎起耳朵認真聽。
“明清時期的料器,得看具體的東西,有很值錢的,也有不太值錢的。畢竟你們也知道,當時琉璃製品很多,甚至都走入老百姓的家中,日常用品也有不少,這種肯定不會太值錢。但富貴人家的,甚至皇宮裡麵的料器,那就不同。”
說完,胡楊朝水如月伸手。
水如月馬上將那十八羅漢手串遞過去。
“像這一串,每顆珠子,都點綴一尊羅漢,放在當時,製作難度也不小,所以肯定不是普通貨色。剛才那位老板,對木質的手串很熟悉,想要撿漏太難。但這琉璃佛珠他標價3999,明顯對琉璃不太了解,尤其是明清時期的料器。”胡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