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成化青花毛筆(2 / 2)

大家麵麵相覷,忽然又感覺到哭笑不得。

可不得不說,胡哥這虛虛實實的,誰都不敢輕舉妄動呀!鬼知道你那句話是真的?萬一又是一件不值錢的仿品,吃虧的還是自己。

但確實讓人忍俊不禁,真的時候你不敢跟,假的就跟著槍。

“皇宮裡麵的筆?”徐宏很驚訝,皇宮的寶貝,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泛濫的?這幾天遇到了不少吧?

胡楊點頭:“這是一件成化年間的青花毛筆,從這款識來看,我認為是皇宮的東西。當然,皇帝不會經常用這麼大的毛筆,所以這隻能算是他的珍玩,並不常用。”

他告訴大家,明朝遺留下來的青花瓷杆毛筆並不算很罕見,畢竟那時候青花瓷大量生產,高度發達的一個時代。

不過,皇帝的禦筆,那就很少見。

胡楊印象比較深的,就是珍藏在大英博物館的那支明萬曆青花瓷毛筆。

萬曆一朝48年,是明代曆時最長的朝代,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誕生,經濟社會有所發展,瓷器產量劇增,青花品種繁多,數量巨大。

萬曆青花出現了許多新的器物,如文房用具,文房不再局限於材質,出現了瓷質毛筆,不僅愈顯精美,同時也是使用者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現藏大英博物館的那一支,就是一例,它是萬曆皇帝的宮廷禦用之物,專供萬曆皇帝在閒暇之時進行賞玩。

據說,那件明代萬曆青花毛筆原本珍藏於清宮內的建福宮,在民國初年被太監偷帶出宮,上世紀20年代英國的大維德爵士在北京琉璃廠的古玩店鋪內看到了這支青花毛筆,於是被大維德爵士收入囊中,在大維德爵士去世後永久入藏大英博物館。

這種,不算是掠奪走的,大家沒什麼好說的。

實際上,清王朝崩塌的那段日子,宮廷大量的文玩珍寶流到民間。因此,現在民間也能經常看到舊時皇宮的物件,也就沒什麼好奇怪的。

不僅僅是太監、宮女之類帶出來的,更多的還是皇室成員,比如末代皇帝帶出來的。為了維持他們高質量的生活,隻好逐漸將那些珍寶大量轉手。

除了明代萬曆青花毛筆,胡楊還知道大英博物館收藏了一件明成化五彩瓷毛筆。這個博物館,收藏了非常多的中國寶物,雖然說有一部分是正規渠道收錄進去的,但大部分的寶物是怎麼來的,大家心知肚明。

伴隨著禦用的瓷質毛筆出現後,明代景德鎮官窯還燒造了筆架、筆舔、筆洗、筆筒、硯台等文房用具,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係列。

而這些,在清朝史官眼中,就變成了萬曆皇帝驕奢淫逸生活的曆史證據。

不得不說,這很可笑。清朝的時候,景德鎮專門為皇帝燒了多少不計成本的瓷器?這怎麼就不說乾隆、雍正這群人驕奢淫逸?

說到底,曆史就是個任由當政者擺布的小姑娘。

“這一件,我自己留著把玩。”胡楊笑道。

這種寶筆,就連博物館想要珍藏一兩件都千難萬難,胡楊當然不會轉讓出去,不是多少錢的問題。

徐宏等人心想:這要是讓剛才陳水圓知道,還不得氣個半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