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大陸根本沒有古典家具市場,大陸的古玩商們也不清楚古典家具在國際上的價格。港台收藏家開出的價碼,極大地激發了大陸家具商的熱情。
他們深入到江、晉、冀、陝等省的城鄉,到每一間舊宅老屋內搜尋,以極低的價格搬走黃花梨、紅木、烏木、雞翅木等明清家具,從而使明清家具的價格暴漲了近10倍。
在古董家具外流的**中,國內的收藏家也開始了古典家具的收藏。首先吸引國人的是迅速上升的價格,收藏古董家具除了保值,還使人感受到了明清家具的藝術魅力。
胡楊認為,各種傳統收藏品中,如中國書畫、陶瓷、古玩等價格高居不下的情況下,明清家具仍與國際市場的價格存在著巨大的差額,未來有很大的升值空間,應是頗具潛力的投資項目。
“了解過明朝家具的人就會發現,明朝的家具,氣質最和文人相匹配,最符合中國人的欣賞口味。
其造型簡練、以線為主;結構嚴謹、作工精細;裝飾適度、繁簡相宜等,都是明朝家具的最顯著特征。”胡楊說道。
比如說造型上,明代家具的局部與局部的比例、裝飾與整體形態的比例,都極為勻稱而協調。其各個部件的線條,均呈挺拔秀麗之勢。剛柔相濟,線條挺而不僵,柔而不弱,表現出簡練、質樸、典雅、大方之美。
又比如說結構上,明代家具的卯榫結構,極富有科學性。不用釘子少用膠,不受自然條件的潮濕或乾燥的影響,製作上采用攢邊等作法。在跨度較大的局部之間,鑲以牙板、牙條、券口、圈口、矮老、霸王棖、羅鍋棖、卡子花等等,既美觀,又加強了牢固性。
在很多人看來,明代家具的結構設計,是科學和藝術的極好結合。
而清朝的家具,和瓷器是一樣的,講究繁瑣,給人很華麗的感覺,雕飾非常多。這種風格的家具,更加符合外國人的欣賞角度。
“從做工的風格來看,這應該是蘇作家具。所謂的蘇作,算是一個流派。我們在鑒賞古典家具的時候,通常分為蘇作、京作,以及廣作,其實就是三個地方的做工風格。
蘇作,自然就是以蘇州為中心,江南一帶的風格。曆史悠久、傳統深厚,是明式家具的發源地,名揚中外的明式家具即以蘇作家具為主。
我們看這書架子,就能看出它格調大方、簡練,造型優美,線條流暢,比例適度,精於用材。
拋開材料不說,僅僅是明朝家具這一張名片,就能讓這個書架子賣到三四十萬以上。”
老漢頓時瞪大眼睛,從沒想過,自己的店鋪裡,還有這麼貴重的寶貝呀!
“如果再加上材料、雕工等,它的價值能翻到八十萬以上,如果是拍賣,百萬以上也不是不可能。”
老漢中了定身術一樣,手裡拿著的一件瓷器,瞬間掉到地上,摔得粉碎。
見他如此失態,直播間的觀眾們都能理解。回收了那麼多古玩字畫,沒有一件是真的,一開始被胡哥瘋狂潑冷水,忽然發現一件超級值錢的寶貝,如何不失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