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106 )“宋版書頁自然珍貴,但這個攤上的沒必要理會。”胡楊開口道。
威哥等人本來還想碰碰運氣的,畢竟剛才胡楊的話,讓他們心潮澎湃呀!但胡楊這句話一出,瞬間熄滅了大家的熱情。
大家剛要走,忽然一位老頭說道:“賴五,有本事拿點真東西出來。”
嗯?
這麼說話,不會被攤主記恨嗎?
隻見攤主聽了這話,惱怒看了一眼那老頭:“喂!神經病呀!你有什麼證據說我這的不是真貨?媽的!無憑無據。”
大家頓時看起熱鬨來,在潘家園,這種熱鬨經常有。有時候可能是笑話,但有時候可能是震撼。
老頭捋了捋胡子,一副吃定彆人的模樣。
“嗬嗬!你這攤上的,我也沒說是假貨,但明顯品質不高嘛!”說著,老人拿起其中一頁,繼續說道:“你這裡,最珍貴的可能就是這一頁,清朝的,而且不是印刷本,而是手抄的。
這紙張,看上去是明仁殿紙。不過,這是清朝仿造的,並非明朝的產品。”
他表示,這種紙兩麵部有精細加工,背麵也是黃粉加蠟,灑以金片。紙的正麵右下角鈐以“明仁殿紙“的隸書朱印。紙上用泥金畫如意雲紋,紙表平滑,紙質勻細,纖維束甚少,原料似為桑皮。
“真的假的呀?”有人問胡哥。
胡楊點頭,告訴大家,這種紙造價極高,在紙的製造或加工上,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反映了當時造紙術的精湛技藝。
看著老人表演,大家心裡暗道:這老頭,有點料呀!
說完,老人將那書頁放下。
可剛放下,就有人伸手過去,將其拿到手上,並且說道:“我這不算壞規矩吧?你都放下了。”
老人愣了一下,隨即點頭:“應該不算。”
“那就行。”那人看向攤主:“老板,這是一百元,不會反悔吧?”
攤主很無語,要是沒那麼多人看著,他是真的會反悔,拒絕一百元出售。可是,現在那麼多人看著,要是他不賣,那還怎麼混?信譽都沒有了,彆人不會再看他攤上的東西。
那人給了錢,嘿嘿一笑,趕緊拿著那頁書頁溜出去。占了便宜就走,這沒有人能說什麼,隻怪自己不夠醒目,讓彆人先下手為強。
“老人家,還有什麼值錢的?”有人忍不住問道。
其他人一個個盯著老人,隻要他說值錢,相信一下子就會被人搶走。這群人,將人家當成免費的鑒定工人了嗎?
華仔等人哭笑不得,暗想:現在無論是老人,還是攤主都有點難受了吧?
“咳咳!我老頭子也不知道呀!賴五,我知道你有好東西,拿出來吧!不然……”
攤主眉頭狂跳:“不然怎樣?”
老人沒回答,而是看著攤上的那些書頁,意思很明顯了。要不拿出來的話,這攤上隻要有點值錢的東西,他都會公開,讓大家掏光,剩下的讓你賣不出去。
直播間的觀眾大笑:那老頭真夠損的。
看得出,攤主真的是有好東西,被那老頭盯上了。所以說,財不露白是很重要的。
也有人覺得老頭很過分,人家不賣給你,你就攪亂人家的生意,這種人一看就不是好人,反正大家很難喜歡這種行為。
“娘的!惹不起,我還躲不起?要是我,我今天不做生意又怎樣?你現在壞我生意,那我接下來什麼都不做,就跟著你走,讓你也什麼都做不了。”
“就是!這種老頭最讓人討厭,覺得彆人什麼都要依他一樣。”
“彆慫,以牙還牙!怕個錘子。”
……
而在現場的那些人,可不是這麼想,都等著撿好處,所以看熱鬨一樣看兩人爭吵:鬥吧!最好把這的好東西都爆出來。
隻見攤主深呼吸了好幾口氣,顯然被這個威脅氣得不輕。
思量了一會,他鄭重地從包裡麵拿出一張紙,尺寸有點大,所以是兩邊對折的。他攤開那張紙,上麵滿是文字。
在攤主拿出這頁紙,老頭就立即打起精神來,手有點哆嗦,掏出一個放大鏡,一絲不苟地鑒定起來。
“《金剛經》?這是印刷的吧?是宋版的嗎?”威哥問道。
印刷版的《金剛經》,早在唐朝的時候已經存在。不過,那時候的印刷術還不是活字印刷書,而是雕版印刷術,成本很高。因此,如果是唐朝的印刷版《金剛經》,價值是非常高的。
要知道,活字印刷術,是北宋時期畢昇發明的,這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
這已經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申了遺的。否則,恐怕又要被隔壁的小偷拿去申遺,畢竟這種事他們玩得不是一兩次。
要知道,中國玩印刷早在唐朝的時候。而高麗則是到了十三世紀才將技術引進,即便如此,也還是比歐洲早了兩三百年。所以,韓國人會很自傲:我們的印刷文化比西方早了兩三百年,作為非物質文化,一點毛病都沒有,不接受反駁。
可他們忽略了,中國的印刷術比他們又要早三四百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