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通廣大的網友翻到的是從前發布於Q城第一中學貼吧的帖子。
說來也巧,前幾年貼吧正好因為一些原因隱藏了不少帖子,最近才陸陸續續被放出,若是早些時日去翻找,估計還找不到帖子,可在這時候,卻正好能將從前的帖子看得清清楚楚。
所以隻要在搜索欄裡輸入方若涵的帖子,撇去極少數幾個同名的,剩下全都是當年在方若涵求學期間發布的帖子。
這些帖子討論的主題各不相同,雖然不像現在的論壇討論,動輒搭個幾百上千樓,可每一樓,都信息量滿滿,不賣關子,直接進入正題,絲毫沒有現在爆個料又是預告,又是字母ABC的賣關子式發言。
而現在正打著搬運旗號,實則填滿了當年爆料引起了巨大關注的帖子,被取名為:“【搬運】方若涵初高中學校貼吧討論帖,大家看看她會不會就是小F?”
截圖裡大多是匿名發言,隻能看見IP地址――
“為什麼都說方若涵是Q城第一中學校花,就沒人覺得她穿得很土嗎?我覺得她身上衣服都是我媽不讓我穿丟去當拖地布的程度了。”
“有人知道方若涵到底在哪打工嗎?聽說她一人賺錢全家吃飯,我真好奇在哪能賺那麼多的錢,我媽天天嫌棄我不去找暑假工還報名一小時兩百的英語班。”
“爆料,初二三班班主任把貧困助學金的五百元給了他們班級的甄穗怡,有人偷聽到他們班主任和方若涵說,甄穗怡更缺這些錢,而且學習成績更好……真可憐,我還以為她會哭,居然沒有。”
“有人去方若涵爸媽開的修車鋪子嗎?[圖片],生意超差,不過放學的時候方若涵會去幫忙,可以去照顧她的聲音。”
少年人說話時常不知輕重,因為他們根本意識不到自己說的話也許會傷害到另一個人的心。
他們或許隻是帶著好奇心的八卦探究討論,所謂的客觀評價,在成年人看來,卻充滿了天真式的殘忍。
樓主非但是做了長圖拚接,貼好圖片,還不忘在下麵配上文字說明。
“據悉方若涵很小的時候開始,家境就非常糟糕,爸媽好像換了好幾份事業,都做不太好,這導致她在學校可能被人稱呼過什麼修車女、賣早餐的等;而在窘迫的家庭境況麵前,她單單為了學費生活費就得絞儘腦汁,隻是當年這也是他們學校的未解之謎之一,方若涵是怎麼做到不缺勤的情況下賺到足夠的錢?甚至越過越好,到後來起碼偶爾能穿上一兩身新衣服。”
她帶著客觀評價的口吻如是說道:“其實我也能理解方若涵,實話實說,如果我和她一樣那麼辛苦,對父母有點情緒也可以理解,再加上現在她這麼光鮮亮麗,接觸的無論是業內同仁,還是想要進一步發展的對象條件都這麼好,想隱瞞自己的過去,那也正常。”
而最後,樓主貼上的是小記微博裡更新的關於小F的部分。
藝術形象和現實形象,在某種時候,會產生重合,就像從小看《康熙微服私訪記》長大的孩子,在長大時想起康熙的形象,腦海裡頭一個會浮現出的自然是張國立老師。
而對於本就關注著小記微博,或者純粹是喜歡看這類型的網友心裡,小F的形象,也漸漸地和方若涵的形象徹底重疊。
“用儘手段――哪怕這手段齷齪、可怕,也要咬牙忍著,到達更好的未來。”
“否定過去――徹底否認出身,以謊言成就謊言的虛榮個性。”
“厭棄父母――哪怕父母乞求,也不願意和他們扯上任何關係的態度。”
原本隻是吃瓜的網友,開始幫忙補充起了各類證據。
“我去翻了方若涵大號、小號、小小號,真的沒有一個提到過自己的父母,甚至連家鄉都很少提到,微博裡能翻找到的明確回到故鄉的,隻有之前回學校演講那次。”
“emmm,而且之前的爆料就很明確啊,隻是大家那時候都是以佩服的態度,說一個女生能夠靠打工付學費生活費,甚至還有萬元存款,可現在看來,她怎麼就那麼能呢?憑什麼賺的那麼多錢?來錢快的手段,可都寫在刑法上頭。”
而這其中,也免不了都不用想證據,就開始討論甚至叱責的。
“粉絲也太雙標了吧?輪到方若涵身上,就是她也要想辦法生存下去,那行,以後大家沒錢了就都去做外圍、去做那什麼也行嗎?隻要山窮水儘,不正當地賺錢手段也可以嗎?法律上沒明確規定,但卻不道德的呢?比如當人小三?”
“我從來不因為自己出身貧困山區就嫌棄自己的出身,我現在是首都漂我都沒有自稱自己是首都人,她也太假了吧?難道不提過去,就能裝作自己是大城市好出身的人了?太虛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