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瑤卻又說起許氏生的那個孩子來,“海崖已經讀了幾年書了,再過兩年興許就能去縣城參加縣試,到時候要是得了功名,那身份可就不同了。”
東拉西扯的,也不知道她到底要說什麼,本來坐馬車去鎮上就快,眼看著都到了鎮子口了,她還是什麼都沒說出來。
分彆後,李青荷低聲問,“你這三嫂,這是想做什麼?”
周承康也狐疑,“大概就是閒扯吧,乾坐著不尷尬嘛。”
也對,李青荷沒放在心上,去了家具鋪子,她做了整套的桌椅兩套,還有屋中的櫃子和妝台,包括木盆都有幾個,但凡是家境好些的姑娘,都會把這些備齊,既然做好了,就往回拉了,夥計正幫著往馬車上搬的時候,對麵的家具鋪子裡,錢來滿走了過來,“青荷,這些是你的?”
“是。”李青荷能很坦然的麵對他。
錢來滿似乎也挺坦然,“怎麼不去我那邊,我還能給你做好些,也能跟東家說說給你算便宜些。”
周承康走了過來,笑了笑道,“這邊我熟,也一樣便宜。”
不軟不硬的頂了回去,錢來滿笑容有些勉強,“還沒恭喜你們。”
“聽說你定親比我們還早,怎麼不見你定婚期呢?”周承康看了看對麵,“你掙銀子再要緊,也要注意媳婦,還是要娶回家了才安心。”
聽到最後一句,李青荷暗地裡掐了他一把,周承康麵不改色,“到時候你一定要來啊。”
那邊家具裝好,兩人上了馬車,還能察覺到後頭錢來滿的視線,這一回兩人都坐在外邊的,隻聽他道,“當我看不出他彆有用心嗎?”還輕哼了一聲。
李青荷失笑,今日不逢集,鎮上的人不多,回村的幾乎沒有,還以為兩人會一直到家呢,沒想到剛出鎮子,就看到張海瑤挎著個包袱站在路旁,看到兩人,飛快招手。
周承康馬車停下,張海瑤就爬了上來,看到裡頭塞得滿滿當當,有些愣怔,“這怎麼坐?”
“沒法坐了。”周承康想了想,“不如我先回去,一會兒再來接三嫂?”
“也行。”她一把拉住李青荷,“你先回去,我和青荷慢慢走,也能說說話。”
看著馬車離開,李青荷看著她,“三嫂找我有事?”
張海瑤被說中心思,有些不好意思,“確實有些事情找你商量。有些複雜,我們慢慢說。”
李青荷抬步就走,張海瑤小跑著追上,“有些事情你不知道,你娘也沒告訴你。海崖那邊,大伯母不太想讓他繼續求學了,讓他回家在鋪子學算賬,以後做賬房先生。”
關於許氏生的這個孩子,李青荷兩輩子攏共也沒見上幾回,說是同母異父的姐弟,基本上她去鎮上找許氏都看不著人,其實還比不上趙婉婉這個沒有血緣的妹妹來得熟悉。
說到這裡,張海瑤頓住語氣,等著李青荷追問,卻見她頭也不回繼續往前走,隻得追上,“你娘沒辦法,求到了我爹麵前。”
李青荷終於回身看向她,“怎麼說?”
見她有了反應,張海瑤有些自得,“我爹還在考慮,他和二叔關係好,真要是開口說情,二叔肯定答應。”
“你爹不答應?”李青荷問。
“答應了啊。”張海瑤笑著道,“海崖再讀兩年可以下場,這話是我爹說的。我就是想……”她頓了頓,“找你借些銀子,我手頭緊。”
借銀子?
合著繞這麼大圈子就是為了借銀子,看她眉眼間的自得,隻怕沒想過李青荷不借,更沒想過還銀子。
聽她方才的話,隻說借,也沒說多久還。
兩人又走了一段,見她沉默著不說話,張海瑤忍不住道,“都是親人,大家合該互相幫襯。”
“我沒有多餘的銀子。”李青荷終於看向她,“我的銀子都是有急用的。”
張海瑤愕然,頓在原地,很快反應過來,還追了幾步,“不是,我爹會幫著給海崖說情,他讀書一年花銷太大,大伯母不樂意出這銀子了。要沒有我爹,海崖肯定讀不成了!”
最後這句,她幾乎是喊出來的,還有些氣急敗壞。
李青荷回身,攤手,“那麼多人大字不識,不照樣過一輩子,再說,他還有爹娘,讀書考縣試包括娶妻生子,怎麼也輪不到我來操心啊!”
作者有話要說: 明晚上見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