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好意思來……”
“閨女嫁人,確實該回來一趟。”有人讚許。
李青荷頓住腳步回身,就看到一架馬車飛快過來,許氏掀開簾子,馬車一停,就從上麵跳了下來,急匆匆進門。
許氏進門,看到一身嫁衣女兒含笑看著她,心裡的那些忐忑立時就消散了,伸手幫她順了下頭發,眼神憐愛,“你長大了,娘沒來晚吧?”
“沒有。”李青荷很高興,且毫不掩飾。
這個時候,錢氏不知道躲去了哪裡,想來她興許就沒打算過來接這個禮,李青荷對著李福和許氏磕了頭。
直到出了門,才看到錢氏站在廚房門口,麵色不太好看,李青荷過去,也行了禮,無論如何,她小時候錢氏沒有故意針對苛待,就已經夠了。
她這邊大大方方一禮,不少人暗地裡點頭,錢氏進門多年,合該接這一禮。
禮行完了,周承康拉著她出門,沒有花轎,他的馬車早已停在了門口,簾子都換成了大紅的。
這邊坐馬車到周家,不過幾息就到了,周承康卻覺得不夠,帶著她出了村子,繞了好大一圈,一路上放聲大笑,很是高興。
李青荷也笑,兩人對視間,都能從對方眼中看到自己含笑的眉眼,握著的手越來越緊,繞了一圈回到周家門口,下馬車時,他低聲道,“青荷,我終於娶到你了。這一日我等了許久,以後,我會對你好。”他語氣認真,眼眶濕潤。
李青荷眼圈微紅,她知道他等了多久,“我也會對你好。”
不是誰都能守著墓碑過一輩子的。
兩人下了馬車,進門拜堂,農家成婚很是簡單,這邊禮成,外頭就開了宴,等一頓飯吃完,這婚事就成了。
兩人的新房,是去年才造出來的房子,亮亮堂堂的,早前是空著的,李青荷的家具早已擺了進去,還有木頭的清香,比起舊屋,新房子看起來亮眼多了。
等李青荷再次出來時,院子裡的人已經散去大半,今日一整天都挺順利的,希望她這一輩子也如今日這婚事一般順利。
到了午後,客人散儘,院子裡開始打掃,這倒是不用她,家中有大嫂和她婆婆,還有周母和周五妹,再有張海瑤,李青苗兩個也還沒離開,自覺在幫忙,這麼多人,無論如何也輪不到她一個新娘子來打掃。
她坐在屋子,從窗戶看著幾個人乾活,大嫂和她婆婆包括周母,還有五妹都很認真,掃得刷刷的,就是張海瑤拎著一塊帕子擦桌子,一隻手叉著腰,帕子是兩個指頭捏著的,生怕弄臟她的手一般,且那力道,擦精貴的瓷器怕是都不嫌重,看得人著急。邊上的李青苗三張桌子都擦過兩遍了,她還在那邊摸,一半沒擦完。
這進了門了,成親時的興奮褪去,她突然想起來,似乎家中以後都是這麼多人,忍不住問,“你們家吃飯的時候,坐得下這麼多人?”
周承康也在擦桌子,隻是擦的是屋中新搬來的。這些還是鎮上搬回來後堆在那邊個把月,今天又是眾人抬過來的,看不出來臟,但還是要擦擦感覺才乾淨。他那邊正擦得認真呢,聞言回頭,笑道,“我們分兩桌吃。”
這麼多人呢,怕是做一頓飯糧食得下去大半截,就是一家人的口糧,都得準備不少。
到了晚飯的時候,果然擺了兩桌,屋子裡兩張不大的桌子,擠得滿滿當當,可以想象過兩年要是多幾個孩子,怕是得三桌。
“青荷,你坐這裡。”周母笑吟吟,拍了拍她旁邊的椅子。
李青荷笑著過去,“娘。”
“哎。”周母挺高興。李青荷又喊了那邊的大哥大嫂,還有柳婆子她也喊了,輪到李青苗時,她仰著下巴,滿臉笑容,頗有些得意,就等著她喊了。
李青荷失笑,“二嫂。”
聽了這個,李青苗挺高興,笑著拍拍她的肩,“以後二嫂疼你……”話沒說完,哈哈大笑起來。
李青荷又喊了三哥三嫂,張海瑤應了,不過沒看她,隻看著桌上的飯菜,“乾了半天活,餓死了。”笑著問周母,“娘,可以吃了嗎?”
吃飯的時候也頗為熱鬨,那邊周家幾兄弟和周母還有柳婆子坐一桌,這邊幾個媳婦和五妹坐一桌,桌子不大,隻能說剛好。
等到飯吃完,李青荷發現其實人多也有個好處,收拾碗筷的時候很快,一人跑一趟就收拾完了。
洗碗的是大嫂,她骨架細,長相也好,對著她羞澀的笑,比她這個新娘子還要不好意思,推她出門,“這不用你,以後總有機會的。”
作者有話要說: 分家應該很快,悠然心裡有數。今天寫得很慢,每次寫成親,都會很慢,大家晚安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