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過新年(2 / 2)

這麼小一個小丫頭,人小鬼大得很!

大小姐宋雅馨羨慕又嫉妒地看著爹爹抱著三妹妹哈哈大笑的樣子,她看了一眼母親,梁氏鼓勵地推了推她,低聲道:“去啊,那是你爹爹。”

宋四爺離京的時候,宋雅馨才兩歲,甚至宋四爺回來之前她都不知道爹爹長什麼樣子。

她害羞地湊到宋四爺跟前,想張口,卻不知道說點什麼。

宋清月看到宋雅馨小盆友巴巴的眼神,立刻蹬著兩條小短腿掙紮著要從宋四爺的懷中離開,宋四爺十分遺憾地放開手,低頭摸了摸嫡長女的頭,小姑娘手足無措的樣子,讓人心酸。

“爹爹瞧瞧,一轉眼都長這麼大了。”宋四爺笑道,“咱們雅馨今年多大了。”

“回爹爹,女兒今年八歲。”

“可讀了什麼書?”

“嗯……《女戒》《內訓》都讀了。”

“除此之外呢?”宋四爺是個開明的人,他一點也不覺得女子無才便是德,他自己就喜歡讀書多的女人,至少要能談得來的,比如梁氏就比小妾通房都讓他滿意,除了做那事,至少能說得上話,還能告知他一些京城這些年的消息,以及各家族裡的八卦,這些對他來說都是很重要的。

宋雅馨看了一眼娘親,梁氏鼓勵地點點頭,她便紅著臉道:“女兒喜歡《詩經》,唐詩三百首、宋詞也都看過,還背過幾篇漢賦。”

“是麼?馨兒喜歡詩詞歌賦?”

宋雅馨十分端莊地點頭,那點頭的速度也是有講究的,她點頭,耳邊兩隻玉珠耳墜子基本是不晃動的,宋清月在心中暗讚,心裡想起以前看過的早古穿越文,都說這些大家閨秀像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讓各位男一二三四號覺得無甚有趣,總是鬼馬靈動的穿越女讓他們覺得特彆又心動。

可是,宋清月覺得這種從小訓練出來的優雅舉止真的很好看啊!

“三妹妹盯著我做什麼?”宋雅馨穿了一身衣裙都是紅底織金的緞子,脖子上圍了一條純白無暇的兔毛圍脖,頭上也戴了一套紅寶石的發釵,手腕上帶著鴿血石的手鐲,很是喜慶富貴。

相比於大姐兒,宋清月身上的衣服料子雖說還算不錯,畢竟是夫人梁氏給的料子,但是她沒有那麼貴重的頭麵首飾,誰叫宋四爺囊中羞澀,底蘊不足呢。

大姐兒宋雅馨的首飾都是梁氏的陪嫁,好些寶石都是一代代傳下來的,這些東西是不可能分給庶子庶女的。

宋雅馨以為三妹妹喜歡自己的首飾,像是林姨娘生的那個二姐兒宋雨汐就時常因為自己的首飾不如大姐姐的私下跟林姨娘抱怨。

她有些為難地摸著自己的鴿血石手鐲道:“三妹妹,這些都是我娘的陪嫁,不好送人的。”

宋清月有點無語,她是眼皮子這麼淺的人麼?

她擺擺手,道:“我不是羨慕姐姐的穿戴,而是見了大姐姐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大家閨秀,舉手投足,言談舉止都讓人覺得賞心悅目。我相信就算大姐姐隻套個麻袋,依舊能讓人一眼瞧出定是大家閨秀。”

宋雅馨被宋清月誇得瞪大了眼睛低頭看她,耳根和臉頰都紅撲撲的,好半晌才害羞地笑道:“三妹妹真會說話!”

“我是真心這麼說的。”宋清月道。

宋雅馨跑回梁氏身邊,摟住母親,悄聲在母親耳邊嘀嘀咕咕了一陣,梁氏也笑起來,拉住宋雅馨的手,略帶酸澀地說道:“難怪你父親喜歡她,是個機靈的。既然如此,你就多跟三妹妹親近親近,你父親見了也會歡喜。這府裡也沒幾個小姐妹,我看你三妹妹是個頂懂事的。”

宋雅馨乖巧點頭:“女兒省得了。”

梁氏朝宋清月招招手,叫她過來說話,她拉著小丫頭細瘦的手腕,才發現這姑娘瘦得幾乎隻剩個骨頭架子,皺眉問道:“怎得這般瘦?春姨娘沒照顧好你麼?”

宋清月立刻搖頭,道:“女兒早產,生下來就體弱,頭三年幾乎一直在生病,虧得姨娘悉心照料才活下來。”

“欸,可憐見的。”梁氏歎氣,看著宋清月隻綁了彩色絲帶的雙丫髻,想了想,對徐媽媽道,“將那對點翠蝴蝶夾拿來,大過年的,沒點像樣的首飾怎麼行,怎麼說也是咱們四爺孩子。”

“多謝母親。”宋清月謝得大大方方,神情坦然,沒有過多的得意也沒有討好巴結的神色,梁氏心裡暗暗吃驚,這孩子真了不得,這麼小,這份定力怕是雅馨都不如,她抬頭看了眼木訥畏縮的春禾,眼中滿是疑惑。

宋清月道:“我身體不好,怕過了病氣給姨娘,在廣州府的時候,我都是單獨自己住的。”

“原來是這樣,你身邊的嬤嬤呢?”梁氏又問道。

“是竇嬤嬤,不過她年紀有些大,兒女也都在廣州,這次就沒跟著我們來京城。”宋清月答道。

“在廣州府,四爺給你們請教習先生麼?”梁氏接著問。

“有的,父親請了位秀才教我們讀書識字,不過多數時候那位先生隻幫我們複習,多是父親親自教我們。”

“難怪了……”梁氏的手又握成拳頭,她看得出來,四爺跟她生的孩子們不親近,孩子們跟爹爹也顯得生疏。欸,這可如何是好啊!

她又問了問廣州府的情況,發現那邊確實缺少厲害的先生和好的書院。

這幾日宋四爺的焦躁不安她也是有感覺的,特彆是宋家嫡支那邊其實態度挺明確的,他們反對四爺留京。

梁氏當然希望夫君可以留下,但她也總要想好以後的路要如何走。

三個嫡子的戶籍都在京城,以後參加科舉也必定是要在京城參加。嶺南那一帶商業發達,文風不盛,想要走科舉路子就還是隻能呆在京城。

她怕呀,她真的害怕再與夫君分離多年。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