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男女主相遇的地方(2 / 2)

按理說這種沒人要的荒地隻要有人願意開墾,都可以白送,但宋家千金說這地不拿來種糧食,那就需要象征性地收一些錢了。

按照現在的市價,每畝良田能值三十兩到八十兩銀子不等,不過這裡氣候寒冷,一到冬天那山裡的西北風能把人刮飛,又是到處都是帶坡的石頭荒地,想想也種不出什麼像樣的東西來,一共三百畝,每畝四兩,一共才賣了一千二百兩銀子,白嬤嬤連價都沒還。

保定知府撇撇嘴,宋尚書從嶺南那種流放之地過來京城,想不到這麼財大氣粗,府中一個看著還未及笄的小姑娘,花一千多兩買地居然眼睛眨都不眨一下。

這個宋大人真是奇了,聽說他在嶺南十五年官聲極好,宋大人離開的時候,廣州、潮州的百姓把城門堵了三四天,讓他走都走不了。

這些事都在邸報上寫著呢,還以為是個兩袖清風的,今個兒卻瞧著並非如此,這這這……真是奇了,奇了!

保定知府不住搖頭讚歎。

宋清月可管不著保定知府怎麼想,她把那片山劃分成幾大區域,養牛養羊,等開了春天氣暖和一點的時候還可以養養雞。

一個豪華版的草廬就建在那個山洞水潭的不遠處。

說是草廬,實際上卻是用水泥和木材建的房屋框架,牆壁是磚砌的,外頭連取暖的地龍都有,最後在瓦片屋頂上弄了一層茅草,外牆也糊了一層泥巴,看起來破破爛爛,卻十分土豪地按照小姐的吩咐安裝了玻璃窗戶。

裡內鋪了木製地板,牆壁用竹子編的柵網做裝飾,家具也全都是在附近砍的竹子做的,一眼望去十分古樸溫馨。

第一進院子裡原本就有幾顆老桃樹,就在桃花樹下頭,砌了一個小池子,引了山泉水下來。

院子裡再弄個紫藤架,搭個燒烤亭,房門口還掛了一串玻璃風鈴,從小院建了去水潭邊的木頭棧道,水潭邊還造了一個簡易涼亭,這裡絕對是夏日絕佳的避暑勝地。

等這一切建好,就已經四月份了,正是春暖花開的時節。

宋大人的老渣爹,那位喜歡鬥雞走狗、賭錢酗酒,一輩子靠著吃老婆嫁妝為生的宋三老爺帶著一家子上京來了!

宋清月乘機跟宋大人說了她在保定府置辦了一個莊子的事情,可以讓陳老爺子和陳姨娘去山裡舒舒服服地住著,頤養天年,順便避開宋老爹和宋大人的嫡母林氏。

宋大人原本在京城置辦了另一處宅子,還打算再給外公陳老郎中開個醫館,不過陳老爺子現在七十八歲,快八十了,眼睛、耳朵都已經不太好使了,以他這個身體狀況要開醫館肯定是力不從心的,聽了宋清月的話,隻一門心思要把平生所學所知,著書立說留下來。

現在聽聞三丫頭已經給安排好了一個十分幽靜、雅致的去處,便來了興趣。

於是某日休沐,宋大人跟宋清月一起,帶著陳老郎中和陳老姨娘,乘車去保定府瞧莊子,事實證明,你永遠可以相信江南園林師傅們的審美!

宋大人一邊看草廬,一邊讚歎:“真絕!”

把負責建造草廬的師傅誇得老臉一紅,另外還收了宋大人二百兩銀子的大紅封。

整個草廬有三進院落,簡簡單單,卻乾淨舒心,附近的山林還有各種草藥、蘑菇之類的,陳姨娘和陳老大夫也極為喜歡。養牛羊的地方離著草廬有一段距離,閒了沒事去瞧瞧牛羊吃草也成。

宋清月借口要替父親在二老跟前儘孝,便要留下來。

宋大人心想,回了京城便要麵對自己那個不靠譜的爹,還有刻薄惡毒的嫡母林氏,說不得林氏還要給家裡的女孩們立規矩什麼的,可宋清月從小便是個沒規矩的,從來想出府就出府,整天忙忙碌碌,連自己有時候都不知道三丫頭在搗鼓什麼好東西,便道:“也好,你留在這裡,替為父在你祖母和太外祖父跟前儘儘孝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