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守株待兔等男主(2 / 2)

於是宋大人就想趁著孩子們生辰的時候,與孩子們聯絡感情,平日裡,後院若是有什麼不妥,大家也可以把話敞開了說,他作為家裡的男主人,理應起到調解的作用。

廚房裡家宴都已經準備了,去莊子上接三姑娘的婆子回來跟宋大人報告說:“老爺,三姑娘病了,回不來。”

“病了?嚴不嚴重?”宋大人的臉嚴肅起來,顯得十分緊張。

那婆子隻好壓低聲音道:“可不是不巧了?姑娘來小日子,肚子痛得下不來床,求著老婆子讓她免了這頓車馬之苦,說是過陣子中秋節,她再回來一起吃團圓飯不遲。”

“欸,這孩子!”宋大人心裡有些失落,似是自言自語道:“明明在嶺南的時候她還挺愛出門,挺愛交朋友的,怎麼來了京城之後,就一直呆在莊子上不肯回來了?知道的,是她自己不願意回來,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她犯了什麼錯,被我送去莊子上的呢。你說說這事鬨的……”

太師府宋家還來了幾位小姐妹準備見見這位來了京城之後便沒見過的三姑娘呢,結果她居然連自己生辰都不回來。

不過沒關係,沒了壽星,家宴照吃。

過生辰不過是個由頭,宋大人現有十二個子女,再加上老爹夫人自己,幾乎每個月都人過生辰。家庭人口多了,平時都是各吃各的,總要時不時聚在一起吃吃飯,熱鬨熱鬨的。

宋雅馨已經十六歲了,長得溫婉大氣,小時候還有那麼一點驕縱,這些年去了嶺南待在父親身邊,她倒是愈發沉靜端莊了。

吃過飯,一家子人聚在院子裡納涼吃西瓜,宋雅馨把隻有三歲的宋寶娟抱在膝蓋上喂她吃西瓜,西瓜汁灑在衣裙上她也毫不在意,對待安姨娘生的小寶娟十分耐心親切,很有長姐風範。

宋大人瞧著她,滿眼的欣慰,一邊拉著梁氏的手,嘀咕:“一轉眼已經是大孩子了,吾家有女初長成啊!欸……再過一兩年竟然就要出嫁了,你說說。”

整治好鬨騰的老爹和嫡母,這個家似乎又恢複了溫馨美滿,說到嫁女兒這事,宋大人忽然滿心惆悵起來。

梁氏笑道:“可不是,最近跑來探口風的快把咱家門檻都踏破了,老爺你也幫著我參詳參詳。”

說著,梁氏打袖子裡掏出一張紙來給宋大人瞧,上頭列著一串名單,宋大人挑挑眉毛,想不到他的馨兒如此受歡迎。

梁氏得意地揚起下巴,現在全京城可沒人比他夫君更得帝心了。

宋大人雖然未入內閣,不過皇帝每次開小朝會、去內閣議事,次次都會叫上宋大人,拿不定主意的時候也喜歡把宋大人單獨叫去禦書房參詳。

就說上個月,宋大人呈給皇帝看的新式記賬法就十分得皇帝的讚賞。

因為宋大人家中的賬冊就是如此記錄的,簡潔方便,一目了然,而且已經是他在嶺南地區實驗過幾年,證明十分可行的,皇帝當即就決定,明年開始,全國賬冊都采用這種記賬法。

全戶部的官員都在學習這種新式數字和新式記賬法,地方上也派了人過來學習,過去的賬冊也要翻新重造。

這不,重造著,重造著,揪出一堆問題來。

現在戶部配合著三法司忙得團團轉,連北鎮撫司和東廠都參與了。大牢裡的官員進進出出,宋大人趁機在戶部換上一批自己人。

整個京城都震驚了,連內閣的幾位老大人都感受到了威脅。

大家沒想到這位年紀不過剛剛四十的小宋大人默默無聞了半年,一搞事就搞這麼大,戶部從侍郎到員外郎,再到下頭的主事、主簿甚至是書吏給換了個九成八。

一時間,詔獄都給塞滿了。

好在皇帝仁慈,沒讓戶部血流成河,隻是讓錦衣衛天天上門催債要錢,隻要交夠了錢,就能把人全須全尾地領回家去,不過烏紗帽肯定是保不住了,撬了國庫的牆角,還想要繼續當官?怎麼不做夢去呢?

其實這事還真不能怪宋大人心狠手辣,實在是這半年他這個戶部尚書當得實在憋屈。

兩位侍郎大人等星星,等月亮,等得胡子都花白了,就等著孫大人乞骸骨,他們有望更進一步,誰知道半路殺出來才四十歲的宋建鳴,簡直就是斷送了他們此生的希望,於是事事跟小宋大人對著乾,恨不得能把宋建鳴從尚書的位置上拉下來。

而宋建鳴從前的關係網絡都在南邊,手實在是伸不到京城來。

七位閣老,他一位都不熟悉,更勿論說有什麼交情,而兩位侍郎大人紮根京城十幾年,他們背後的關係網錯綜複雜,宋建鳴就算是他們的上司,他們若是一心要對著乾,宋建鳴也沒什麼辦法,畢竟上頭還有內閣壓在腦袋上呢。

照理說,如果宋家嫡支那邊若是肯伸手幫幫忙,宋大人的日子也會好過很多,偏偏那邊根本就不肯幫忙。

不過宋建鳴是好欺負的人麼?

不,他從來不是喜歡低頭認輸的人,既然他們合起夥來欺負他,那就彆怪他宋四不客氣了!

兩位侍郎老大人不是試圖架空他麼,那就乾脆連侍郎也彆乾了。

這年頭但凡是當官的,誰沒個把柄?宋大人來京城之前,肅王就已經把一份清單交到了宋大人手上,誰家裡頭有個什麼烏七八糟的事情,他不比錦衣衛知道得少,這麼些年分到肅王口袋裡的錢好幾百萬兩,那些錢可不是白分的。

這事得罪人麼?當然得罪人。

不過要是怕得罪人就什麼事也彆做,抱著腦袋挨揍,那也彆當官了。

人就是這麼奇怪的動物,當他們感覺可以輕易乾掉你時,他們絕不會手下留情,但他們發現乾不掉你時,就會上趕著巴結了。

八月十五,月色正好,幾個兒子和宋家嫡支的小子們談論著科舉的事情,姑娘們小聲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著,也不知道在說什麼,氛圍溫馨而美好。

宋大人手上攥著那一串前來求親探口風的名單陷入了沉思,上頭有閣老家的孫女、侯府的世子、某侍郎家的少年舉人……居然還有錦衣衛指揮使家的幺兒四公子?!

要說家世的話,這份名單上每個人都不錯,要考慮政治上的利害,還要考慮人品相貌。

啊,嫁女兒真頭痛!

最後他還是決定找個機會去找肅王世子李昭見一麵,這小子回京城待了有五六年了,京城情況比自己熟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