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禮儀什麼的,都還是好學的,頂多嬤嬤們嚴格一些,吹毛求疵一些,也就是身體上比較累而已,最最坑爹的當屬背誦宗室族譜。
大周從太祖開始,到現今,九十餘載,曆經了四朝,宗室人口高達上萬名,光是皇家玉碟,也就是宗室族譜就是一本書的厚度。
當然,也不是全都要背下來,比如先皇在位時期經曆過一次轟轟烈烈的削藩,上百個藩王被砍到隻剩十幾位,像是那些被抓了錯處削藩的宗親,隻要知道有那麼個人就行了,不一定要記住。還有那些公主的後代,也不一定要記住,畢竟不是姓李的。
除了這些之外,本朝的後妃、外戚家族,還有各王府的正側妃都出自哪些家族,也都要知道。
一天下來,姑娘們被這些族譜弄得頭昏腦脹,房依蘭甚至跟宋清月吐槽:“現在我倒是覺得學習怎麼行坐臥站、行禮、吃飯倒是休息了!”
宋清月低笑,卻不答話。
其實她覺得這個皇家準媳婦兒集訓還真的是十分有必要,莫說宗室是這樣,但凡是個世家大族的孩子,從小也都要學習家族的族譜,貴女們嫁人之前,也都要把夫家的情況記熟了。
隻不過宗室人口尤其多而已。
宋清月學習宗室族譜越多,心裡越覺得往後的日子不好過。
原來不止皇子王爺們在妻妾上是有規製的,連皇孫也有。
雖然皇孫們的妾室不會上皇家玉碟,但皇孫妻嫁入王府前,宮裡會為每名皇孫挑選兩位秀女做侍妾,也是規製。
這些侍妾通常都不是奴籍,而是正經的良家子,而且多數都是官家女,經由宗人府審核、挑選,最後送到各個王府。
許多大商戶和低級官員是十分樂意把女兒送給王府公子做侍妾的。
萬一壓中了寶,皇孫變皇子,這些舊人的位份便會跟著水漲船高,成本隻是個不值錢的女兒,卻有可能收獲來自王府的庇護和照顧,怎麼想都是劃算的買賣。
所以我們的男主李晵,是連這兩位侍妾也推拒了麼?
書裡說,大家都覺得他是個不討人喜歡的執拗人,還花了大量筆墨描寫因為李晵後院不進人,在朝中缺少助力,無論是入主東宮,還是登基後掌權、推行各項政策都困難重重,也給了中後期許多反派比如李昭,比如沈家、宋家、信王一脈、善郡王一脈可乘之機。
比如宋老太師這一脈,最初是李晵的助力,後來卻因為李晵拒絕了宋家女兒入王府為側妃,而與李晵漸行漸遠。
然而男主李晵就是那樣一個堅定的人,他承諾了女主一生一世一雙人,有再多困難,也死守著這個諾言。
反觀李昭呢,他定然不會的,他連這樣的諾言也不會許。
他隻會用“你放心,我心裡一定會有你的位置。”這樣的渣男語錄來哄人。
不想了,越想越傷心,李晵隻是靖王府公子,但是李昭可是正兒八經冊封過的親王世子啊!
按照規製,親王世子會跟親王一樣,也有一個正室、兩個側室。也就是說,李昭除了那些個禦賜的侍妾之外,還有兩位要上皇家玉碟的王世子側妃……
宋清月想逃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