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辦廠不容易(1 / 2)

餘下的大半年,宋清月都不大在京城,一則是儘量避開李昭,不想見他,二則是忙著在長城附近圈地建畜牧莊子,需要親自去瞧瞧。

那麼大片的土地因為長期的戰亂,竟都變成了無人區,宋清月帶著大批護衛,騎馬瞧著。當然,她也不想當那個被北邊遊牧民族搶劫的冤大頭,於是每圈一塊地,就著人就地用磚塊和混凝土建造易守難攻的碉堡。

防守武器自然是要去官府過明路的,因著是未來肅王世子妃的身份,宋清月倒是很容易就得到了當地駐軍將領的支持。每個碉堡她隻要五個人防守就夠了,每個莊子大約三百畝,也就隻建造三個碉堡,隻用十五個人,以及配給十五個人使用的箭弩刀槍,這個要求實在不值一提。

另外就是需要挖井,以及挖藏冰的地窖和建蓄水池。

北方以及西北地區水資源不豐富,提前為乾旱做好準備是必須的,趁著冬季多儲藏一些冰雪,到了夏季,若是水夠用,可以賣冰賺點飼料錢,水不夠用的話,把冰雪化了當牛羊的飲用水。

綿羊則儘量從關內買,但關內用於殺了吃肉的山羊偏多,綿羊數量不夠,宋清月就寫信找李昭幫忙上書朝廷,看看能不能用糧食去關外換一批綿羊回來,最好能把邊疆駐軍抓來的俘虜也一同賣給自己,正好她的莊子缺人,中原地區的農民一沒有畜牧經驗,二也不願意冒險去邊關乾養牛羊的活。

俘虜的問題好解決,但拿糧食去關外換羊的事情卻在朝廷上激起一番討論。

另一邊宋清月還要去京城各大鐵匠鋪子訂製羊毛剪子,因為數量有點多,又是鐵器,也得跟朝廷報備,除此之外,還要招工、培訓剪羊毛,她甚至親自上陣先拿山羊練手。

朝中,李昭為了用糧食跟韃子換羊的事費儘心思奔走努力,最終他如何說服皇帝的,宋清月不得而知。她隻知道,她要他幫忙的事情,無一不順順利利地辦妥了。

八月的時候,宋清月帶著十萬斤羊毛返回保定的閒月莊,此時,一個成型的毛線工坊已經建立了起來。

中秋過後,北方的秋收事宜基本上結束了,招工容易,培訓起來卻需要費一番功夫。

願意勤勤懇懇乾活賺錢補貼家用的人有,光想著蹭吃蹭喝不乾活的也大有人在,不訓斥吧,助長這股歪風邪氣,訓斥得狠了吧,人家一不高興,在廠房裡撒潑打滾砸機器。

紡線機都是木頭和竹子做的,脆弱得很,一砸就壞。

實在讓宋清月還有管事們頭疼。

之後更要培訓大家如何織毛衣,宋清月是把家裡能調度過來給自己用的丫鬟婆子們全叫來了,好在家裡給力,大家都願意支持她幾乎每個院子都撥調了至少三名下人過來幫忙,好些丫鬟都是已經跟自家姑娘學會了如何織毛衣的。

總之從八月到十月份,整兩個月,宋清月就一直住在閒月莊上培訓家裡送來的丫鬟婆子們如何打毛衣,再由這些丫鬟婆子們去教會那些招來的女工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