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皇帝現在召見他的次數變多了。
在看過祁尚書以及全體工部官員所寫的《方程、函數與線性規劃》的讀後感之後,皇帝向祁尚書透露了日後想要建立“科學學院”的想法。
“何為科學?”祁尚書問道。
皇帝答曰:“工學、理學、算學、醫學,凡格物致知,研究萬物規律變化之學,都叫科學。”
“原來如此!”祁尚書兩眼放光。
“朕想問問愛卿,以為這科學學院選址在何處為妙?”
祁尚書想了想,抬起眼皮瞧了瞧皇帝的神色,小心翼翼地問道:“陛下可有心儀之處?”
皇帝道:“大皇子提議在報恩寺山腳下建。”
報恩寺?
這名字怎麼聽著耳熟?
祁尚書不愧是浸淫官場多年的老臣,一下就聯想到大皇子妃身上去了,心想,這不會是宋尚書大人的提議吧?要不是大皇子的提議?
他腦子轉了又轉,才道:“臣以為這是個福地,自然是極好的。隻不過……”
“隻不過在京城外頭,有些降格了。”皇帝替他把話說完了。
祁尚書頓時放下心來,原來皇帝陛下跟他的想法是一致的!他連連點頭,略有些激動地道:“太學和國子監都在皇城內,偏偏科學學院在外城牆的外頭。陛下想要提倡經實並重,這選址,隻怕不妥!”
皇帝點頭,又望向祁尚書:“愛卿選個地方?”
祁尚書立刻躬身道:“容臣回去找兩位侍郎大人討論一番,再做定奪?”
皇帝的麵色似乎變得不太滿意,祁尚書立刻緊繃神經,快速思考,對了,新皇帝做事雷厲風行,不愛拖拖拉拉,看來是希望他現在就給出一個答複!
這可傷腦筋了!
他還想回去戴上老花鏡,扒著京城地圖仔細找一個好地方呢!
這邊,皇帝忽然開口道:“愛卿以為太學對麵的真覺寺如何?”
祁尚書一驚,太學對麵的佛家聖地,他可不敢輕易說什麼。
皇帝見這老家夥一副膽小怕事磨磨唧唧的樣子,他就不耐煩。
祁尚書一看皇帝這幅神情,膽也不慫了,立刻打起精神來,挺直腰板,大聲道:“臣以為,這個地方選得極好!太學乃是經學聖地,將科學學院建在對麵,日後便要成為實學聖地!”
皇帝總算滿意了,十分得意地說道:“阿昭選的,自然極好。”
祁尚書一聽這話,又眨眨眼睛,一時間心思百轉千回。
陛下這是什麼意思?
方才還說大皇子提議報恩寺山腳呢?
是考驗自己,看看自己會不會立刻就去巴結大皇子殿下,還是想給大皇子殿下培養心腹大臣?
啊!!抓狂!
祁尚書晚上又要睡不著覺了。
喜歡惡作劇的皇帝看到祁尚書那一臉癩蛤蟆吞了小王八,吃不進吐不出的表情就想要哈哈大笑。
就知道這幫臣子一天天不想著乾正事,淨瞎琢磨。
再說宋清月。
改善了李晵的住處之後,把孟晚楓請出山的事就十拿九穩了。
聽說科學學院的地址選定了,她就想去學院的建築工地瞧瞧。
原本她打算把婦科醫學院建在報恩寺山腳下的。日後的科學學院就還建在那裡,然後把醫學院並入科學學院裡麵。
皇帝批準了宋清月這個計劃。
但後來為了推廣科學,也為了提高科學學院的規格,李昭提議把地址定在太學對麵。
宋清月聽聞皇帝陛下讚同李昭的說法,便也沒有堅持自己的主意——日後還可以在城外建分部。
凡是牛逼的大學,本部都是在市中心的嘛!
至於真覺寺要搬去哪兒,皇帝還沒想好。
按照皇帝的想法,那幫不事農桑還占用大片土地、騙人錢財的禿驢,就該全部強製還俗,丟到東北或是小琉球墾荒去!
從前大寧氏病重的時候,他對著三清老祖、對著佛祖、菩薩挨個求了個遍,燒錢拜佛求神仙的錢花了二十多萬兩,幾乎掏空了王府,最後她還不是撒手人寰,離他而去?
從此之後,皇帝便對和尚道士們沒了好感,全是騙人的!
他不信什麼來生。
今生都求不得,如何談來生?
直到大兒媳婦提議建婦科醫學院的時候,皇帝才忽然想,與其每年在幾座皇家寺院和道觀上花那麼多銀子,還不如花錢建醫院!
於是,今年開始,除了供奉著大寧氏排位的三清觀的香油錢沒斷,其餘的什麼報恩寺、真覺寺、拈花寺、全真觀、道一觀,則全部斷供。
錢全部拿去給大兒媳婦建婦科醫院了。
皇帝看著宋清月整天忙得紅光滿麵神采奕奕,有時候他也會想,若是這婦科醫院早三十年就建起來,昭兒娘是不是就不會離開自己了。
越是這麼想,皇帝就越是生氣!
沒幾日,皇帝便找到了拆了那廟的理由:真覺寺在去年冬天雪災的時候沒有出麵救濟災民。
他派汪公公過去傳皇帝口諭,罵他們欺世盜名,好吃懶做,謀財害命,並下旨立刻把廟拆了!
和尚覺得好冤枉啊!
簡直天降橫禍。
說他們好吃懶做啥的,也就認了,謀財害命從何談起啊?
他們哪兒知道,皇帝殿下因為二十多年前,孝康敬皇後的死,對佛祖菩薩不顯靈的事耿耿於懷呢!
工部尚書祁大人親自過來監督真覺寺拆遷的事宜。
鎏金和銅製的佛像全給汪大太監搬進皇帝陛下的私庫裡去了,至於寺廟裡原本的那群和尚,皇帝讓工部領走派去挖去修路。
其中最胖的那個胖和尚,皇帝看他最不順眼,給扔去保定挖煤。
那和尚太胖,塞不進礦道,皇帝就勒令他半年之內必須瘦身到可以爬進礦道挖煤,不然就砍了他的腦袋!
宋清月對皇帝陛下如此粗暴的行為毫不知情,隻興衝衝地回家畫了一張圓形的階梯大禮堂的示意圖出來。
李昭瞧了那圖便覺得十分有趣。
宋清月道:“日後建了科學學院學生就多了!那擴音喇叭沒什麼進展,雜音那麼多,到時候肯定不好用的。這種圓形的階梯教室方便聲音的傳播,就算三四百個人進去,都能聽清講台上老師說了什麼。”
“階梯教室?”李昭細瞧圖紙,指著講台的地方道:“這裡還可以再建一個圓形藻井,方便聚音。”
“藻井?”宋清月似乎不太明白。
李昭於是把她拉到熙光殿,指著主位上方用紅漆和金箔畫繁圖案的覆鬥形的窟頂裝飾,道:“這個是裝飾用的,九藤齋的戲台子上也有,不過並未畫得這樣精美,那就是聚音用的。”
望著小妻子發亮的目光,李昭彎腰偏頭在她臉上重重親了一口。
“明兒就去工部,叫他們研究研究,把這個階梯教室建出來,保準給你建得漂漂亮亮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