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需要給自己跟孩子謀一個絕對的保障。
車子很快來到了報恩寺所在的那座小山。
養濟院就建在半山腰上,現在用水泥建了一段盤山公路,馬車可以直接上去。
常慧瑛早早領著眾人等在路邊了,見宋清月從王府高大的馬車上緩緩走下來,眾人紛紛向她行禮。
“免了免了,都快起來!”宋清月笑著過去扶起常慧瑛和一眾其它去年一塊做尼姑的姑娘們,忽然看到她們身後站著一位眼生的少婦,她穿著一身蜀錦灰鼠皮襖,帶著一群丫鬟婆子恭敬地給宋清月行禮。
宋清月上下打量她一番,笑道:“可是韋琴芬韋娘子?”
韋氏笑起來,點點頭:“想不到王妃連小婦人的小字都知曉!”
宋清月走過去,上下打量一番韋氏,笑著問道:“辛苦你了。”
韋氏笑著搖頭:“辛苦什麼!在這裡的這兩個月,算是十年來我最開心的日子。”
這一刻宋清月真心為她感到高興,遂拉起她的手,牽著她往養濟院新建的宿舍樓走。
韋琴芬被宋清月突如而來的親近舉動弄得有些受寵若驚。
進了院子之後,常慧瑛先帶她參觀了新建的校舍。
校舍是用木頭搭了框架,然後用水泥和紅磚搭建的二層小樓。
現在還沒有大量生產鋼筋的本事,所以宋清月隻允許工人蓋二層小樓,而且是磚木結構,也就是說,還是需要用到木板和木頭。
純純的磚頭和水泥磊個城牆還行,蓋有空間建構的東西就不怎麼牢靠了。
水泥也不是萬能的。
等日後能產出足夠便宜、耐用的鋼筋之後,才能開始建造四層五層的小樓房。
整個養濟院,隻有一個鐘樓是三層多高的,但裡麵不住人。
這座鐘樓是一個下大上小的類六棱柱體,最上頭是中國傳統榫卯結構的頂,用了漂亮的藍色瓦片。
蓋得夠高,藍色瓦片也夠醒目。
這地方未來是想要成為科學院分校的地方,而這座鐘塔日後就是學校的標誌性建築了!
對了,皇城內的那個校區也可以建一座一模一樣的鐘塔,宋清月默默在心裡盤算著。
參觀過宿舍,宋清月看到操場上的各種木質的蹺蹺板、滑滑梯、猴蕩、秋千等娛樂設施一應俱全。
操場邊上,是一大片菜園子,不過現在天冷,地裡光禿禿的,什麼都沒有。
邊上雞舍裡養了二十多隻雞,離得近了能聞到一股雞屎味。
常慧瑛皺眉,問另一個在養濟院工作的姑娘:“不是讓你們提前打掃一下嗎?怎麼回事?”
那小姑娘也是報恩寺的小尼姑,從前就是個膽小的性子,現在依舊挺內向,聽到常慧瑛教訓自己,訥訥不敢言,拚命向宋清月這兒瞥。
宋清月笑道:“雞舍還是要打掃乾淨的,雞容易生病,特彆是冬天,一死死一窩。打掃乾淨些,好歹沒那麼容易生病。”
“是,小女受教了。”那姑娘低頭道。
常慧瑛道:“雞屎還能肥田,好著呢!”
“平日裡都是孩子們輪流來鏟雞屎嗎?”宋清月好奇地問道。
“不是。”常慧瑛忽然調皮地笑起來,看向韋氏。
韋氏上前不好意思地道:“我見孩子們大多不願意乾鏟雞屎的活,就罰搗亂不聽話或是上課被先生批評的來鏟。”
常慧瑛笑道:“這招效果奇好,大家都怕鏟雞屎,都乖多了!可總還有貪玩的,就過來鏟雞屎咯!”
宋清月讚許道:“這招好,比什麼打手板子、關禁閉都好!”
想去那幾個特彆調皮的娃捏著鼻子皺著眉頭鏟雞屎的樣子,大家紛紛笑起來。
雞舍邊上是牛舍,裡頭有兩頭犁地的老黃牛,然後是騾圈,不過現在是空的。騾圈邊上是豬圈,裡頭有五頭大肥豬。原本是六隻的,今早剛殺了一隻。
所以今天中午不僅有餃子吃,還有殺豬菜!
“帶我去瞧瞧食堂吧!”宋清月主動提議道。
常慧瑛點頭,領著宋清月一眾人又去了食堂。
食堂是一棟長長的平房,屋內有兩排長長的桌子,足有二三十米那麼長,牆上的窗戶開得很大,采光和通風都非常不錯。
“平日他們放學以後也在這裡做功課。”常慧瑛笑眯眯地摸著透亮的玻璃窗說道。
宋清月道:“做功課的地方,采光確實要好!”
她摸著桌椅,發現竟然都是新的!帶著幾分驚訝地看向常慧瑛。
常慧瑛將韋氏拉近了,笑著說道:“這些新桌椅是韋娘子用自己嫁妝買的。”
“從前舊的不能用了麼?”宋清月其實不太讚同把錢花在這種東西上,她寧願花錢讓孩子們多吃幾頓好的。
韋氏搖頭:“我見從前那些桌子有的搖搖晃晃,多數桌麵都是坑坑窪窪的,寫字寫著寫著就能把紙戳出好幾個洞來,才想著要給孩子們換新的桌子。可買的桌子比原來的高,所以順帶著又買了新的椅子。我來了,自然也想要給這裡的孩子們儘一份力。我自己沒有孩子緣分,便想著把這裡的孩子們當做是親生的。”
韋氏說得真誠又動情。
屋裡的丫鬟婆子都被她感動到了。
宋清月卻沒什麼反應,她想了想,道:“你對孩子們真心,這是好事。不過要確保自己沒有偏心哦!”
“不會!不會的!”韋氏有些忐忑地望著宋清月,生怕她將自己趕走似的,急切地說道:“王妃娘娘,我來這兒的第一天,常姑娘就告訴我了,說來這兒工作,第一不能重男輕女,第二就是要公平。不論那孩子長得是不是好看,不論他乖巧還是調皮,對孩子們一定要公平。”
宋清月笑著點點頭:“常姑娘說得對!”她看向常慧瑛:“謝謝你,真心的!”
“這有什麼!”常慧瑛被宋清月這樣鄭重其事地感謝,反而不好意思起來,“我在這兒做院長,就是所有孩子的大娘!他們都是我的孩子,我自然要待他們好!”
“大娘?”宋清月驚訝。
“嗯!”常慧瑛得意地指著另外幾個從前一道吃齋念佛的小尼姑介紹:“小螢是二娘,這是三娘,這是四娘……韋娘子是八娘。”
韋氏也笑起來,宋清月這才發現,原來她笑起來的時候可以這麼甜:“原我還以為我這輩子不會有孩子了,卻沒想到一下子有了快一百多個孩子!王妃娘娘,您不知道我有多感激您。我,我想把這裡當成是自己的家,一輩子都不離開這裡了。”
宋清月拍拍她的手,笑道:“好,這裡就是你的家,一輩子在這裡都可以。”
“對了,王妃娘娘,我有個想法不知當不當說。”麵對宋清月的親切,韋氏忽然鼓足勇氣說了出來:“我嫁妝銀子不少,在夫家的幾年也幾乎沒怎麼花過,我看山腳那塊地不錯,我想在那兒以養濟院的名義建一座小旅店,那旅店的收入就用來給孩子們加餐,王妃娘娘以為如何?”
“當然可以了!”宋清月鼓勵她道,“城裡學校邊上開的澡堂子,還有肥皂作坊就是這個作用。”
韋氏道:“我就是瞧著王妃娘娘的澡堂子才想起要開旅店的。”
“那旅店的事就全權交給韋娘子來辦,到時候我會讓昭月錢莊出一半的本金。”
韋氏一愣:“小婦人手上的銀子足夠的!”
宋清月笑道:“不是怕韋娘子錢不夠,而是想讓韋娘子自己多留些現銀,錢多不壓手不是?”
韋氏笑起來:“還是王妃娘娘想得周到。”
這時候,山道上,小螢領著一大隊孩子們沿著路邊緩緩走上來。年紀太小的孩子則都坐在隊伍最後麵的兩輛騾車裡。
今天冬至,昭月小學提前放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