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會考算學試卷(1 / 2)

630shu ,最快更新理科學霸的穿書團寵日常最新章節!

李昭拉著宋清月的手,繞過那排艱苦樸素的宿主樓,穿過回廊,後頭有個大且方正的院子。

院子裡原本隻有一顆老槐樹,但是因為宋清月要過來住,李昭提前過來在院子的中央臨時壘起一堵水泥磚牆,牆的後頭還搬了些花花草草。

宋清月住的那棟小樓是去年李昭寫書的時候就開始建的,皇帝那時候就想好了。開恩科的時候,要加一門算學考試,還要讓宋清月來出考題。

整座小繡樓就是一座藝術品,磚木結構,小巧,但精致,用的木料都是好料子,上頭還雕刻了各種花樣。

窗戶是按照宋清月的習慣給特意挖大一號,都安裝了玻璃。

原本二樓是給宋清月住的,不過她現在懷著身子,不方便,就把一樓側邊的廂房改成了臥房。

屋裡的一應擺設、物件都是從潛邸東路拿來的,除了屋子的麵積小點,倒沒有什麼叫宋清月不滿意的。

隻不過因為屋子小,所以床也小,宋清月現在挺著大肚子,李昭又人高馬大的,兩個人根本躺不下。

李昭原本對屋子裡精致的雕花、擺設還挺滿意的,看到裡屋的的床榻之後,他忽然意識到,自己得抱著枕頭一個人睡!頓時臉就黑了。

怎的就造得這般小?

真後悔!

宋清月倒挺自在。她這次來帶了一個鳳七,一個佟嬤嬤,還有墨扇跟墨竹,其實還有個楚太醫住在前頭的考官宿舍樓裡了。

她本人,以及她肚子裡的那團肉,都是大周朝的寶貝疙瘩,一個都不能出事。

住進來的當天下午,宋清月便把相當於一份數學高考卷的題目寫了出來,第二天,又寫了兩份的量。考三天呢!不多出點題目多浪費啊。

基本上都是《方程、函數與線性規劃》這本書裡提到的知識點。

隻有最後的一道附加題其實不難,微積分的知識幾分鐘就算出來,可要是不懂,那就完完全全地抓瞎了。

這道題放在這兒就是宋清月的想要瞧瞧看這個時代到底有沒有天才。

祖衝之算圓周率所用的割圓術實際上跟微積分用的都是同一個思路:無限逼近。

既然已經有了這個思路,隻要按照這個思路一直走下去,就能摸到微積分的邊邊。

三份卷子出好之後,李昭親自從頭到尾做了一遍,前頭都還算順利,就是最後一道題,他花了整整一天,算了好幾十張紙也沒算出個所以然來。

當天晚上呆在宋清月屋裡不願離開,熬了一個通宵,次日一早給了宋清月一個近似值的答案。

宋清月看著李昭熬出的黑眼圈樂得哈哈笑。

看著李昭那算了厚厚一摞的草稿紙,驚喜地發現這貨居然真的已經摸到微積分的邊了!好像隻要再往前走幾步就能完成一次積分推導了!

不過現在李昭沒功夫做研究。

看到宋清月臉上幸災樂禍的壞笑,他就知道這是個自己沒學過的新玩意。

狠狠捏一把宋清月的小臉蛋,留下個紅紅的指頭印子,李昭恨恨告誡道:“彆告訴我答案,等為夫做完手頭的事自己想!”

宋清月笑著點點頭,李昭這股學神的勁兒哦,不當個科學家,卻要去搞政治,忽然覺得有點浪費怎麼辦?

李昭轉頭就完善試卷去了。

首先,他把幾道純算數的題目改成了應用題,接著又把幾道用阿拉伯數字表示的題目改成了用算籌表示,還在試卷的開頭貼心地標準了宋清月發麵的數學符號對應的數字和運算。

最後他自己根據《九章算術》裡麵提到過的內容又出了一份卷子,內容包括一些簡單的幾何計算,南宋數學家秦九韶的“正負開方數”、“大衍求一術”的應用,而南宋另一位數學家楊輝所研究的等差數列以及一種數學遊戲“四階幻方”,也就是數獨,亦被李昭放進了試卷中。

除了計算之外,還有幾何證明題,比如:證明勾股定理。

最後是兩道闡釋題,分彆是解釋割圓術和天元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