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受過宋清月恩惠的京城百姓自發地前往京城附近的道觀和佛寺燒香祈福,不過有盼著小世子平平安安的,就有盼著那小崽子早點被天收了的,比如寧家老太太。
好在那老太太現在折騰不起風浪了。
之前她過大壽的時候,李昭單獨找老太太說了會話。
當然,李昭不可能平白指控老太太害宋清月的事。
就算說了,就老太太那性子,大約不僅毫無悔意,還會反過去質問李昭為什麼選了宋家那個小庶女,卻不選親表妹。
在老太太眼裡,宋清月就是什麼分量也沒有,死了也是白死的。
於是李昭選擇了直接了當地告訴老太太,他已經知道當今皇後,也就是他的好姨母,當年因為嫉妒她姐姐,暗害先皇後,往他親生母親的藥食裡多加了補藥,導致胎兒過大,最後讓他親生母親難產直至香消玉殞。
這種事根本不需要證據,把它明明白白地說出來,就說明這事情已經算是蓋棺定論,再無辯駁的空間。
老太太當天晚上就病倒了,之後更是再不敢往李昭的後院伸手。
寧越瑤隻是王府後院的一個側妃,可她女兒可是當今皇後!寧越瑤再重要,能比當今皇後還重要?
所以老太太怎麼想已經不重要了,寧家怎麼想也不重要。
蹦躂得最厲害的乃是那些私下勾結在一起,想要反對購地稅以及官紳一體納糧的官員們。
五月初一,經過二十來天的謀劃,直隸地區多個鄉鎮因為土地官司發生民亂,甚至死了一個縣令!
在直隸的錦衣衛快馬加鞭,將消息快速送進了京城。
原本皇帝想要壓一壓這事的,可不知怎麼,這個消息跟長了翅膀一樣,隻隔了一天,滿朝文武都聽說了。
而且據說,這幾起民亂,都是因為購地稅鬨的!
很快,各種彈劾宋建鳴的折子便雪片一般鋪天蓋地湧了出來。
若是這時候小世子再一命嗚呼了,還能往宋家那個絕色小庶女頭上扣一頂魅惑皇子,老天降罰的帽子,到時候,就算是大皇子,也不得不考慮群情激奮的朝臣,要向他們低頭,休了那宋家的小妖女也說不準。
遠在江西的莊使司當晚辦起了酒宴。
就算大皇子地位穩固、勢力龐大又怎樣?
當今皇帝當年可以從嶺南的崛起,坐穩皇位,他外孫為什麼不行?
皇帝跟大皇子也是夠莽的,坐上皇位才多久就著急搞改革,到底是舞槍弄棒的武人,以為手裡握著槍杆子,就可以為所欲為了。
天真!
等姓宋的倒台,他相信皇帝立刻就會派人風風光光將他接去京城,穩定大局!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