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皇子追不回莫故等人,宮中又下了鑰, 無奈之下, 也隻好回仁郡王府, 既使回到仁郡王府之後,四皇子仍舊心神不寧, 一時想著小五幼時的模樣,一時又想起了小六死前的模樣,徹夜輾轉難眠。
“四爺這是怎麼了?”四皇子徹夜難眠,在他身旁的四皇子妃自然也睡不好, 四皇子妃忍著睡意,低聲問道:“四爺可是有什麼煩心之事?”
“沒什麼,你且睡吧。”四皇子對四皇子妃向來敬重疼惜,輕拍了拍她, 示意她先休息。
四皇子對四皇子妃倒有幾分真心,一則,是因為四皇子妃為張閣老的嫡長女, 論身份連太子側妃都做得, 配他難免有些可惜了;二則,四皇子妃嫁他之時也不過才十六歲,才堪堪及笄, 比他小上許多,他也是真心憐愛這個小嬌妻。
四皇子妃溫婉笑道:“四爺分明有心事,要是四爺願意,可否與妾身說說?”
“這……”四皇子微微猶豫著。
四皇子妃會意, “莫非是朝堂之事?”
四皇子妃咬著下唇,猶豫問道:“莫非是爹爹不肯幫爺說話?”
四皇子妃知道張閣老對四皇子多有保留,一直不肯站到四皇子那邊,夫君雖然沒怪過她,但府裡不少人都譏笑說夫君白娶了她。
再加上她年紀還小,無論是娘親還是德嬪娘娘都要她緩幾年生子,四皇子也是因此除了洞房那日之外,幾乎不怎麼碰她,也甚少來正院之中,嫁妝不豐,不得夫君寵愛,膝下又無子,她在府裡著實沒有什麼底氣。
四皇子妃猶豫道:“要不,我明兒回府,跟我父親說說。”
好歹幫襯四爺一切,彆讓四爺那麼為難。
四皇子不悅道:“我難道非得要靠嶽父,才能在朝堂中立足?”
張閣老不肯相幫也就罷了,他就不信他不能靠自己在朝中站穩腳跟。
四皇子妃心下一緊,連忙解釋道:“妾身不是這個意思,妾身隻是……”
“好了。”四皇子不耐煩道:“你且休息吧,我去書房裡了。”
四皇子妃雖然溫柔乖巧,但眼睛裡卻始終隻見到那一畝三分地,這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操心,又豈是張閣人一人可以幫襯得了的。
“是……”四皇子妃滿腹委屈,但不敢再說,低聲應了聲是,親自下床幫四皇子打點衣裳,再恭敬的送他出二門外。
四皇子妃的奶嬤嬤──徐嬤嬤,忍不住勸道:“大姑娘,這樣可不行啊。”
四皇子待大姑娘始終淡淡的,不見特彆親熱,平日裡有大半時間都待在書房中。
書房裡又住了一個妖妖豔豔的小妖精,雖然眼下不過是通房,連侍妾也混不上,不過大夥都知道,那也不過是礙於四皇子妃進門不滿一年,這才按奈住,要是繼續讓那小妖精勾著四爺,隻怕庶子生在嫡子前啊。
“我又有什麼辦法。”四皇子妃無奈歎道:“我年紀還小,生不了孩子,不讓四爺去書房,難不成讓四爺憋著嗎?”
她又何嘗想把夫君推到彆的女人的身邊,可她自己又伺候不了四爺,總不能讓四爺憋著,如果她真這樣做了,滿府的下人又怎麼瞧她,隻怕爹爹的名聲都被她給毀了。
徐嬤嬤猶豫道:“我聽府裡的下人說這晉江藥鋪裡有賣著不傷身的避孕藥……”
“嬤嬤慎言。”四皇子妃連忙道:“那些都是妓子吃的東西,我怎麼能吃的。”
這種東西,略說一說都羞死人了,那好去買來服用呢。
“是老奴該死。”徐嬤嬤也連忙打了自己一巴掌,真是不該,怎麼能讓大姑娘吃那些妓子吃的東西,不過……
“大姑娘,咱們是不是該讓書房裡的姑娘……”徐嬤嬤悄悄做了一個服藥的手勢。
四皇子妃猶豫了片刻後,終究歎道:“罷了。”她聲音微冷,“爺是個有大誌的人,想來不會讓庶子生在嫡子前頭。”
就連太子與大皇子都心心念念想要個嫡長子呢,她就不信四爺會不想要,所以,她又何必做這個惡人。
至於三皇子膝下連著三子都是嫡子,咳,那又是特殊情況了,況且要不是麗嬪娘娘護著,三皇子又是個不爭氣的,那三皇子妃那能過的如此滋潤。
四皇子妃強壓下心中的淡淡豔羨道:“且去歇息吧。明天還得給兩位娘娘請安呢。”
雖然四皇子開了府,但每逢初一、十五,她還是得進宮給四皇子養母──皇後,與生母──德嬪請安的。
與其擔憂四皇子在書房裡寵幸了那個賤婢,還不如好好討好兩位娘娘,希望她們抬抬手,明年的大選千萬彆賜人進來。
四皇子妃心中微動,年底她就十七歲了,雖然娘親和德嬪娘娘都要她晚上幾年再生子,不過她族中姐妹也大有十六、七歲生子的,也都平平安安的把孩子產下了,與其每日在這提心吊膽的,還不如賭上一賭。
四皇子妃想通了這點,心下微安,也不在乎丈夫去睡那個女人了。
四皇子妃舒舒服服的睡了一個覺,不過萬沒想到的是隔日一大日請安的時候,四皇子竟然也跟著去了。
“四爺!”四皇子妃規矩的向四皇子行了禮之後,低聲問道:“四爺怎麼也來了?”
今日又不是沐休之日,怎麼四爺也跟著進宮了呢?
四皇子滿意的瞧了瞧四皇子妃的清雅而不失富貴的打扮,又給她添上一隻珠釵後才滿意的點頭道:“很久沒去見母妃了,我也有些記掛,便跟上頭請了假。”
大晉朝可不似前朝有把皇子當豬養的習慣,皇子成年之後,便可到六部當差,大皇子原本成年之後便去了兵部,不過因為被父皇厭棄之故,這些年來一直賦閒在家中,三皇子則是去了清閒的禮部,而他眼下則是在戶部中。
戶部掌管天下錢糧,在六部中僅次於吏部,可見得父皇也算重視他,不過父皇雖然重視他,但還是不如太子。
太子眼下在六部之首的吏部當差不說,而且太子曾經曆六部,可看出父皇雖對太子時時挑刺,但待太子著實的重視,方會讓太子曆經六部,累積治事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