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無心,奈何卿撩】
【我本來不想動心,可是她讓我看風的形狀哎】
【蘭州拉麵szd這句我都不知道說了多少遍了】
【頭一回這麼期待一個旅遊宣傳片,楓葉真的太好看了】
【明白於挽秋為什麼喜歡薑蘭了,因為薑蘭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擱我我也喜歡[狗頭]】
【這句話的自戀含量太高了】
【有些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有些人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我反正是酸了,就問lyc你酸不酸吧】
【彆的我都不操心,我隻關心滇省國慶這波賺了多少啊,代言費賺回來了嗎】
國慶剛過兩天,滇省的旅遊業產業的收入就比去年一年旅遊業收入多了之四十,幾個億的收入,能讓小鎮的人生活水平提升一大截。
這是滇省也是國內第一次嘗試請旅遊宣傳大使為景區做宣傳,估計後麵會有很多地方效仿跟風。
但效果估計沒有滇省的好,首先代言人不可能再是於挽秋了,請不請得起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對產品代言來說,是不能接同類型產品代言的,是圈內的一種潛規則。
而且但單就效果來說,薑蘭和於挽秋這個,已經算是天花板了。
薑蘭和於挽秋的關係可以代入朋友,閨蜜,母女。她們兩個玩得開心的地方,應該不錯。
滇省政府的工作人員樂開了花,準備國慶最後一天一起出去慶祝慶祝,這兩千萬花得值,一個國慶就能給賺回來,合同簽的是五年的,五年後,滇省的發展會日新月異。
國慶第二天,才是旅遊的高峰期,基本上,民宿酒店都沒有空房,以往,隻有比較有名的景點才會出現這種情況,現在,一些偏僻的小鎮也沒有住房了。
而另外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是,某寶上的泡泡機一夜之間銷量破萬,庫存清空,很多景點也開始賣泡泡機。
泡泡機有很大的搞頭,大的二十一個,小的五塊一個,一天光這個就能買好幾。
雖然沒有西山紅葉,但是剛入秋,有的地方有梧桐葉,有的地方有銀杏葉,各地的景區也很好看啊。
雖然說這波模仿不要臉,但是真的賺錢啊,沒有人會跟錢過不去。
國慶節的第三天,薑蘭和於挽秋去了龍門雪山。
本來定的是螢火之森,讓兩個人休息一天,但是來都來了,還是爬一趟雪山吧。
龍門雪山所屬橫斷山係,最高峰海拔將近六千米,來雪山旅遊的人並不多,和普通爬山不同,登雪山因為要克服高原反應,爬山累,爬雪山更累,所以大多數人還是選擇去相對來說“溫和”的景區。
工作人員是土生土長的滇省人,但也沒爬過雪山,“能爬多少爬多少,儘力就行,實在不行可以咱們在山腳下錄。”
不過最好登上山頂,那裡的景色好。
於挽秋沒問題,薑蘭也沒問題,她們來是拿工資的,有句話怎麼說的,在其位謀其職,既然定了雪山,那就儘量爬上去,而且選的並不是最高峰,海拔總共四千多米。
薑蘭和於挽秋都換了厚重的登山服,防滑鞋,兩人看起來笨笨的,於挽秋不是第一次來,她以前拍過雪山的戲份,但那次在山腳下采景,沒有爬上去過。
當年拍電影,選景要全國各地跑,雪就是雪,雨就是雨,需要雪山,就必須去雪山采景。
於挽秋想試試自己能不能爬上去。
薑蘭是第一次來,這邊好冷,明明山下還有綠色,但山上就積了厚厚的雪,風呼呼地吹,吹得臉有點疼。
今天是晴天,山上沒下雪,陽光灑在雪地上,一照亮晶晶一片。
薑蘭捧了一捧雪,往地上一灑,飛飛揚揚,就好像灑了一地鑽石一樣。
薑蘭回過頭道:“於老師,你覺不覺得這雪像鑽石呀,一地的鑽石!”薑蘭往地上一趟,這不就是躺在鑽石上嗎。
薑蘭不說不覺得,一說於挽秋覺得還真像,陽光照在哪兒哪兒就閃,鑽石也是,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她以前怎麼沒覺得鑽石能這麼好看。
是因為不夠多嗎。
一山碎鑽,堆在一起形成了雪山。
於挽秋拍了張照片,準備回去發個朋友圈,第一次做的事情,總是值得紀念的。
她們還在山腳下,一會兒準備登山,兩人檢查好登山的裝備,背包裡有吃的,氧氣瓶,薑蘭還帶了一個秘密武器。
一會兒到山上可以拿來留念。
工作人員也要一起上山,同行的還有攝影和爬山指導老師,指導老師是登山愛好者,爬過三十多次雪山,其中八次爬的是最高峰,能最大程度上保證一行人的安全。
小陳小許留在酒店了,她們倆來沒什麼用,可能還會添亂,所以就不跟著了,於挽秋說她們想在酒店待著就在酒店,如果想去轉轉也行,一切花費都由工作室報銷。
又是一趟公費旅遊。
工作人員選的山並不是很陡,一行人一個腳印一個腳印地往上爬,能在早秋感受到冬日的嚴寒是種不同的體驗,指導在最前麵,於挽秋走在薑蘭前麵。
指導時不時回頭看一眼,他道:“來爬山的人很少,很多爬雪山愛好者會選擇更高更陡的山峰,滇省的雪山不常來。”
但其實龍門雪山更適合普通人,山峰不陡,海拔不是那麼高,不會輕易出現雪崩,從山上往下看,還能看見滇省大部分景色,視野很好。
於挽秋體力跟得上,基本上和指導同行並進,“這裡的空氣很好。”
冷和雪的氣息。
指導笑了笑,一張嘴吃了一口雪沫,“是啊,到山上來腦子就放空了,我很喜歡爬山。”
他看於挽秋都不怎麼喘,心裡有點佩服,體力不錯,沒有叫苦叫累。
工作人員也覺得這次是燒高香了,滇省的這些景點中,雪山是最不好拍的,如果用航拍器拍,能拍到整個雪山,震撼是震撼,但是給人的衝擊太強了,很多人不會考慮爬雪山。
要想拍那種宣傳片,還是拍人,看有人往上爬,就想自己也行。
最開始還想過兩人會拒絕,拒絕也沒辦法,真爬不上去能怎麼辦。
幸好兩人很敬業。
薑蘭也是,彆看年紀小,也敬業。
薑蘭喘的有些厲害,山上的風大,吹在臉上像刀子劃一樣,一張嘴就能吃到飛起來的雪沫,看著像白糖可吃起來一點都不甜,薑蘭閉緊嘴就不吃了。
她背包裡的東西很沉,越往上爬越吃力,爬了差不多二十分鐘,薑蘭有點受不了了,剛想開口讓大部隊歇一會兒,於挽秋就道:“先歇會兒吧,我有些累了。”
指導看了眼手表,“行,歇一會兒,到山頂還有好一會兒呢。”
薑蘭喘著氣,看向於挽秋,於挽秋把背包解下來,揉了揉肩膀,“還愣著乾嘛,背包不沉?”
薑蘭抿了下唇,也把背包扔地上了。
她也不在乎涼不涼,就往地上一坐,於挽秋坐到了她旁邊,摸了摸薑蘭的臉,“怎麼樣,還好嗎?”
薑蘭喝了口熱水,“現在還好,不知道一會兒怎麼樣,我覺得能爬上山,不會逞強的。”
於挽秋有些無奈,“這個不用逞強,不然後麵還得把你抬下去,你看我們才幾個人。”
一共七個人。
薑蘭說沒問題就是沒問題,她說話聲音很小,好像怕風把聲音吹散一樣,“於老師,到山頂了我給你個好玩的。”
於挽秋好奇是什麼,但薑蘭堅持一定要到山才能給她看。
攝影也不好受,他們除了要背登山包,還要帶著沉重的攝像機,走在雪地裡,深一腳淺一腳的,但山上的風景很好,隨便拍都是美景,而且薑蘭和於挽秋非常好看。
於挽秋是天生的上鏡臉,年紀大的人最先沒靈氣的就是眼睛,會慢慢變渾濁,但於挽秋的眼睛像琉璃一樣,有神,淬了光,從她眼睛中拍雪,和自己看到的完全不一樣。
好像美女看見的更好看一樣。
薑蘭正年輕,本來就在最好看的時候,化了淡妝,額頭一圈碎毛毛,眼尾一點粉紅色,鼻尖凍紅了,臉也凍得通紅,呼吸間嘴邊一片白霧,像雪裡的兔子。
也不知道是因為景色好,還是因為兩人本來就好看,攝影覺得每一幀都可以做海報。
雪是乾乾淨淨的白,兩個人的皮膚是通透的紅,色差太明顯了。
歇了五分鐘,指導道:“差不多走吧,要是累了一會兒再停下歇歇。”
於挽秋先站起來,她伸手拉了薑蘭一把,“把你包裡的東西分我一點。”
薑蘭把包飛快背到背上,“不用,我自己能行。”
她踩著於挽秋的腳印,要好走得多,要讓她在前麵開路,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到山頂。
於挽秋時不時回頭看一下,不好走的話就拉薑蘭一把,後麵的路基本上都是她拉著薑蘭一起走的。
越往上海拔越高,薑蘭戴上了氧氣瓶,基本上走二十分鐘歇五分鐘,八點上山,下午兩點半,一行人終於抵達山頂。
有詩雲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
除了坐飛機的幾次,這是薑蘭離天空最近的一次,天在頭頂,雲在腳下。
往下俯瞰,是縮小的山巒和黃色的農田,一點紅色是西山,而後邊是連綿不絕的雪山。
這是一個天然的觀景台,薑蘭把拉著於挽秋對手機自拍了一張,第一次爬雪山,雖然海拔低,但也值得發條朋友圈。
拍完照,薑蘭就坐下喘氣了,她把背包打開,裡麵除了吃的和氧氣瓶,還有一個綠色的恐龍夾。
這個小朋友很喜歡玩,趕上冬天下大雪,在外麵夾恐龍,一夾一個,夾好幾排,就好像一群小朋友在聽自己訓話。
但一到春天,這個恐龍夾就沒人買了,薑蘭這個是店家這幾個月以來的第一單。
“於老師!你過來!”薑蘭先打了個板,這裡常年積雪,隨便一夾,就是一隻小恐龍,想要結實一點的,就往裡麵多塞點雪,雪越多,夾出來的恐龍就越結實。
來雪山怎麼可能不玩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