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1 / 2)

因著蛋撻是元夕做的,高嬤嬤便做主,她帶著元夕親自去給康熙送吃食,也算是讓她在皇上麵前露個臉。元夕欣然接受,畢竟這位要是吃著滿意,必定賞賜更加豐富。

說來,進宮許久,她從未進過乾清宮,最多是遠遠地瞧了一眼。她也很想看看,這座住著全國權力巔峰象征的宮室,到底長什麼樣。

第一感覺,便是金碧輝煌。

上是黃色琉璃瓦,下是漢白玉台基,前有江山社稷亭,殿內鋪滿金磚,沉靜厚重,元夕在殿外往內看,看不真切,卻也隻覺尊貴之氣撲麵而來,莊嚴沉重。這座宮室前後住了明清十幾位帝王,無處不恢弘大氣,讓人望而生畏,不敢擅動。

乾清宮外伺候的太監看著高嬤嬤便忙上前行了半禮:“嬤嬤來了,萬歲爺正和太子爺在暖閣等著晚膳呢。”他眼睛往後一掃,見著後邊的小宮女手上拿著食盒,頓時明了,“原是太後娘娘送點心來了。”

太監伸手來接,元夕知道規矩,便交了過去。皇帝的飯菜都是要試毒的,這些點心自然要先由底下小太監嘗過才能獻給皇帝。

他們那邊在試毒,這邊高嬤嬤先帶著元夕麵見康熙。

“奴婢見過萬歲爺,萬歲爺萬福金安。”二人跪著給康熙和太子行禮問安。

康熙笑得和善,應是心情不錯:“嬤嬤起來吧,可是皇額娘有什麼事?”

“太後娘娘今兒新嘗了一道點心,覺得極好,特地命奴婢送來。”

康熙又就著太後的身體問了些問題,高嬤嬤一一答了。元夕低眉順眼地站在後麵,半點不敢張望。她曾見小宮女偷偷張望康熙,萬歲爺固然沒說什麼,但嬤嬤們覺得她壞了規矩,狠罰了一番。她這會兒固然好奇,也隻敢低頭看著腳底地磚的花紋。

底下人很快送上了蛋撻,剛出鍋便送了過來,此刻還是溫熱的,香甜的氣息沒那麼濃鬱,味道卻沒削減。不過就元夕而言,她更喜歡吃冷藏後的蛋撻,冰冰涼涼的,也不會吃幾個便覺膩味。

雖說一般情況下,古人似乎更喜甜蜜,畢竟生產力水平決定了糖價。但這幾位生來養尊處優,從不缺甜口吃食,自然不喜甜膩。

所幸,這點心很合康熙的心意,雖然多半是有些新鮮。

“很不錯。”康熙微微點頭,看向太子,“保成,你也嘗嘗。”

太子拿起一塊金黃的蛋撻,對著光多看了兩眼,送去口中咬了一口,少頃,道:“果然極好,做這點心的是誰,當賞。”

元夕還沒來得及高興,就被高嬤嬤輕扯了下衣袖,她笑道:“聽到了還不出來謝恩?”

元夕忙跪下磕頭:“奴婢謝太子爺賞!”

康熙瞧著新鮮:“是你啊,朕還道是王有德呢。不過也是,他做了那麼多年也沒見他送上來這麼新鮮的點心,這點心叫什麼名兒?”

萬歲爺是見慣了宮女兒的,這宮女一團孩氣,可衣服又是有品級的宮女才能穿的,估計是去年便進了宮,今年才分配到寧壽宮。

元夕低頭回道:“回萬歲爺,這點心叫蛋撻,是西邊傳來的。”

“難怪是沒見過,西邊來的你竟也會?”太子爺在旁邊問了一句。

她縱使跪在地上,也感受到太子探究的眼神,下意識心慌了一瞬,忙道:“奴婢昔年得了本西邊的點心食譜,學著做了一些,今兒獻給太後,娘娘嘗著好,特送來給萬歲爺和太子爺嘗嘗鮮。”

說完,元夕又寬慰自己,無需心慌,不過一本胡謅出來的食譜,難不成他們還會叫她交出來?

人家是皇帝和太子,你見過哪個國家一把手二把手找人要菜譜的?

果然,他們沒提過這一茬兒,隻是讓元夕下去領賞。

雖然隻有太子爺說了要賞,但禦前太監梁九功看出了康熙的滿意,吩咐底下人去找賞。

最後,高嬤嬤和元夕二人離開乾清宮,她右手拎著食盒,左手拿著一個紅木雕花的小匣子。

二人走到僻靜處,高嬤嬤回頭說了句:“看看是什麼。”

方才她們在乾清宮,自是不可能打開看的。

元夕應了聲,把食盒掛在臂彎,小心地打開匣子,裡麵裝著半匣金錁子,粗粗一數,約莫十七八個,一個約七錢重,皆是梅花樣式的,刻著些吉利話。

高嬤嬤見著錁子的數量,似笑非笑,隻道:“回去好生收著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