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某論壇。
主題:新版《啟元大帝》播了,友友們都看了嗎?
0L:內容提要:大清第一位皇太子從牙牙學語成長為一位頂天立地的君王,推動腐朽的王朝走向先進發達。而他輝煌的一生,一直有一位皇後與他蒹葭情深,陪伴著他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看了第一集後,狠狠憐惜瞎了眼的自己,為甚麼要把孝寧皇後塑造成一個綠茶戀愛腦啊!
1L:噗——心疼樓主的眼睛和精神情況。
2L:瞎了,甚麼鬼?和哪位皇後蒹葭情深?孝敬皇後?當孝寧皇後當時不存在嗎?
3L:對啊,那可是史書都承認的偏愛啊!
4L:“啟元十一年,帝出巡遼省,攜軍隊往,數月始返。”懂不懂這是甚麼地位的軍隊?皇家親衛啊,禦林軍啊,啟元說帶就帶出去了,人家乾嘛去了,追孝寧皇後去了!彆看史書上說得文縐縐的,說是巡視地方,結果一回來就給孝寧皇後辦了葬禮,過了好幾年,直到廉親王帶使團去參加黎國開國女皇瑚圖裡的婚禮才知道孝寧皇後根本就沒死,人家跑到黎國乾教育去了。
5L:對啊對啊,人家根本就不該被封鎖在後宅之中,看看她在黎國乾的教育,被譽為黎國教育啟蒙之母。她寫的那本《偶日雜記》,也被稱為我們華國現代新思想啟蒙之作,在資本主義萌芽時期,那本書就像是黑暗中的火把,為當時懵懂覺醒的人照亮了前往遠方的路。雖然在一些人看來,文筆沒那麼好,但是不妨礙那依舊是現代思想啟蒙中至關重要的一本書!
6L:?你說的是那本大吃貨大全嗎?
7L:?你說的是那本清穿必備資料庫嗎?
8L:有一說一,我小時候家裡就有一本,初中我一直把這本書當食譜來看,看得我饞死了。
9L:正樓正樓!說起來,孝寧皇後那種被曆史承認的偏愛可是不一般。啟元青年時是過什麼樣的日子,他爹跟養蠱似的,抬舉這個抬舉那個的,那個時候,瓜爾佳元夕的父親擁有天花之功,對太子還是有比較大加成的,隻是如果他擁有這份功勞,自然更有價值——結果,這位皇帝禪位後晚年在回憶錄裡怎麼寫來著?他說天花之功本來就是孝寧皇後的,隻是她那時候是宮女,算是太子府的所有物,所以他才把這份功勞給了瓜爾佳敏泰,從而讓孝寧皇後抬旗嫁給他。
我:“……”這是什麼頂級戀愛腦男人啊!
10L:戀愛腦?那你不僅僅是低估了啟元,更是低估了元夕。從她的作品和人生抉擇中就能看出,她是一個具有超前思想和反叛思維的人。不是沒有清文人在那時候暗戳戳評論過她,說她井底之蛙,放著繁盛的大清和皇貴妃不要,跑到黎國去過苦日子。可結果呢,人家在發光發熱,在後宮之外發散光芒。
11L:+1,所以應該是啟元帝意識到瓜爾佳元夕的思想有可取之處,所以雙方各取所需才在一起。至於後來的什麼動心啊、愛情啊,應該就是後話吧。
12L:動心?愛情?我可不覺得。啟元年間門出版業很發達,啟元晚年曾出版過一本清廷內務府曆年來打造的器物飾品等,最初隻是算留下一份研究皇室的資料罷了。除了能看出皇室開銷日益從奢靡追求品味簡約以外,當然了,人家的簡約不同於我們的簡約——但是!重點是啟元帝登基後幾乎每個月都會讓內務府的高級首飾師父打造一條各種形式、不同材質的鎖鏈手鏈和小鎖吊墜。
那麼這些手鏈都去了哪裡呢?
內務府出版物之中沒有說明,妃嬪們跟隨啟元帝葬在清東陵,陵墓沒有打開,我們也不得而知,可是偏偏!
13L:啊啊啊啊啊!!!我知道我來說!黎國曆史上占據了關鍵性地位的女相薑玉曾經在自己的回憶裡寫到元夕,除了記錄她的思想和言行之外,還提到她手裡萬年戴著一條金鎖鏈的手鏈。再比如黎國官方發布的照片,元夕和女帝瑚圖裡的一張飲茶的生活照,同樣流露出手上的一條鎖鏈手鏈。
這不是真愛是什麼!
14L:啊啊啊啊啊我當初看到曆史學家研究時我真的磕拉了!這不是真愛是什麼!雖然我們因為道不同而走向不同的道路,但我們對彼此的愛依舊是永恒的!所以元夕才會沒有摘掉手鏈,啟元帝也會在孝寧皇後走後繼續保持不再臨幸後宮。
磕死我了!